自己的孩子时,很容易将学校老师那里传承下来的那种唠叨式的批评与强管,当成日后教育自己孩子的法宝。
问题的关键是:这种教育之法事无巨细,其可怕之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肯定,都必须通过他人来提供线索,对自己的进步变成对他人评价的依赖,虽然随着年龄增长具体生活目标会有所改变,但对于成功,当只有得到他人的承认方才有效,并对失败有无法抑制的焦虑。这种人无论年龄多大,在性情上总像个孩子,其行为是任性的,及应付现状的。面对生活的竞争,这种人常会对自我行为发生知觉上的扭曲,不是自信过度就是自信全无,不能进行富有成果的工作,其人生能量重点用在保护不真实的自我上,最后使之有可能长期受着神经病症的折磨。
素质教育的可贵之处是通过生活实践使人产生自我意识,生成变量很大的自我力量。有了自我的人,他会无视友侪的希望,只服从自己内心的信念,只要达到了自己认为的目标即为成功,对失败只产生暂短的过失感。自我的人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客观的,其活动一般是按照较长时间来规划,自己能主动遵守做出的决定,也能坚持日程安排与计划,能从可选的事情中做出有利于长期计划的抉择,不会被自己的内驱欲望所倾覆,也能抵御当时社会环境的压力,按照自己选择的路径把自己引入到有益于社会的活动当中。
环境成就行为;预防优于治疗。优质教育的初级阶段,其主要责任不是对知识的学习,而是要让少年儿童懂得社会的一贯常识,一旦孩子到了12岁还蛮横无理,则意味着最高明的老师也无法把其变成智者。此时,老师对此类学生要采用和缓的教育方式,过激的教导反而会使其出现偏激,产生犯罪,让好心酿成大祸。像我们学校学生动刀子那档子事,都是老师的心太强,激怒了顽皮学生所致,而这类学生在学习方面你把他逼死有什么用呢。
所以说,教育活动保留某些不完善是种很高的艺术,它会使教育过程显得有趣而活跃,让人感到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每个人天生就有向生活学习相关知识的欲望,这种天性只有那些善解人意且启发力强的老师才能实现。而这样的老师必定在学术上具有权威。一旦老师在教育活动中学术精神受到压制,那教育活动自然会在误区中转悠。我举个数学教育发展方面的例子,我上面所说的理论方面想表达的东西,你会一清二楚。
数学对事物向高水平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数学教育是一种应用领域,它从数学以及近晚期的计算机科学和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