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发展很快很快,我们不也正在被迫天天搞素质教育改革吗,原因是近代西方通过素质教育所培养的人在社会竞争中特别厉害,已占有了地球80%以上的利益,实际上这是不同教育培养的人中的不同品种在竞争,所以说要想搞好素质教育首先教师要有其相应的社会应答的智力才行,才能区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别。而不是说只要多搞搞唱歌跳舞的活动,就是搞素质教育了。
应试教育重点强调课程和教学法的重要,强调课堂秩序以及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是所任学科的内行和道德行为的表率;必须建立师生共同向往的分数等级标准。应试教育有明确的功利指向。学生从小只能从分数中受到别人的恩泽,他得到的爱也只能围绕分数利益转动。这种功利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成为社会人之后,他的爱往往只会在家庭、家族、同学、同事之间才会流露,他只关心自身利益或小集团的利益,容易制造出投机分子,他们渴望受益于社会所提供的好处,却毫不关心回报。虽然试应教育也可以培养个别高技术人才,却无法从整体上培养出可受社会信托的人,试应的教师从别人那里得到的为数不多的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行为为别人做出了表率,而只不过通过反复知识训练帮少数人通过考试选拔,仅此而已,这也可能也是中国人如同一盘散沙的原因。
素质教育重点强调依据学生天然兴趣制定教育方法;承认学生求学的动机,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各有不同,因而教学法和课堂组织也就有了灵活应用的必要;与其把教师看成是讲师,不如把他看成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他还必须把不同学科的教材综合成对学生生活经验富有意义的东西。素质教育强调人受教育是为了寻求真理或者改善生活质量,教育要求学习者掌握改善生活的技术,还要积累改良社会的勇气、胆量、正直和诚实。素质教育不太注小圈子里的道德,而是让每个受教育者明白建设一个公平的社会,是关乎每个人生死存亡的大事。而人天生并不缺乏生存智慧,缺乏的是对社会的纯正品质,这也是近千年西方走向强大的原因。
应试教育的可怕之处是,受教育者只有他人人格,无法产自我人格。这种教育对人的要求往往是极端的,像中国关于《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即使孔圣人也远远无法做到,那些需要世世代代累积的人性之美,我们直接拿来做为评价少年儿童的标准,使得我们的学生无论怎样努力看到的总是差距,得到的总是批评,灵气越来越少。等到学生长大成人后,他们面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