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孩子有这样一篇日记:
在运动会最后一项4*100米接力比赛中,我跑最后一棒。
发令枪一响,第一棒我们班就落后了。我心想这下完了,因为富有跑最后一棒,他在运动会上一次次击败过我。当受伤的孙德龙把接力棒递过来,他脸上痛苦的表情打动了我。孙德龙同学受伤了还为班集体荣誉拚尽全力,我更应竭尽全力。
我心里“腾”地不知从哪来了一股劲,接过棒向前面的富有追去。
近了,更近了!“王喜乐加油,王喜乐加油,”全班同学的呐喊,好像一下子为我助入了一股神力,我一个强有力的冲刺,率先撞线。
“赢了、赢了,我们班赢了!”同学们呼喊着向我跑来,他们把我围在了中间。此时,我看见孙德龙一拐一拐地向这边跑,边跑边大声喊:“王喜乐,你太棒了,太棒了。”
我马冲出人群,跑上前去抱住孙德龙的肩膀,一边摇一边说:“是你给了我战胜富有的勇气。”
看了王喜乐的这篇日记我心情格外激动。在二十年的工作中,我对体育教育有自己的看法,有些用格言的形式发表在《中国体育报》上,此时孩子日记所反映出的精神,与其中一条格言一模一样。这句格言是这么写的:
体育——集体的火炉让我备感援助之爱;争胜的信念让我内心备受刺激;胜利的结果让我浑身光荣得意。当这种体育获胜的习惯发展到高峰,它会给你的心田种下习惯向上的种子。
看完孩子的日记,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二十多年来一个个柔软的孩子,慢慢变成人生路上的悍将,那一幕幕场景不断在眼前刷过,浮想联翩。
说实话,最近这些年中国基础教育大有变成某些理论家试验场之势。每位教育专家总过分夸张自己学科的重要性,而不能观察人受教育的整体实质。像数学专家只看数学,语文专家只看语文……似乎知识越抽象越难学越有助于学生成长,这直接诱导教师把精力投放到教书技巧上,而把育人抛到一边。问题是:知识失去了良知的约束,它就会失去方向,并服从人的原罪,使之成魔。
真正的师者,他老练成熟且具有为人师表的兴致,他严格而不焦躁,他同情而不超过身份,他包容不同资质的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奉献知识与经验,并听取学生的要求。
真正的师者,他首先教育孩子要学会尊敬父母,并以此生成慈善之心,为他们日后自我造就、取妻育子、兴家立业做好准备。
如果教育活动服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