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正在观察着印刷厂,在一旁的张公瑾介绍着流水线。
流水线这个东西也不难懂,这印刷术看起来也不是很难。
前后端详着,李世民低声说道:“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不容易吧。”
张公瑾说道:“确实如陛下所说,其中每一样事物的分寸距离,以及传动的恰到好处都要进行反复实验才能达成,其中包含了不少数术知识,少了一寸不行,多了一寸也会导致整条流水线不能运作。”
李世民打量着说道:“数术?李淳风说过李正的数术水平极高。”
张公瑾点头,“用李正的话来说这是知识,知识可以改变很多的事情,就像是眼前这个印刷术就是知识让印书变得这么快。”
听到这话,李世民点头道:“智慧往往可以改变很多事情。”
跟着李世民走出印刷厂,一路走向泾阳书院,张公瑾又说道:“陛下,有些事情臣还是想不明白。”
“像你这么有智谋的人,还有你张公瑾想不明白的事情?”
张公瑾苦笑道:“陛下,臣也是泾阳书院的老师,但泾阳书院似乎和我们所了解的书院不太一样。”
来到书院的边上,李世民就可以听到朗朗读书声,“如何不一样了。”
张公瑾带着李世民走入书院,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在书院每一个夫子都有自己独立的一个房间。
拿出一册书,张公瑾把书本翻开一页放在李世民面前,“陛下请看。”
李世民瞧着张公瑾所指的这一页,这一页上写着的是一道题,“小刚家种了五棵果树,今年一共收果子二百一十五石。有四棵果树平均每棵收果子四十五石,另一棵收果子多少石?”
看完这道题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这是数术题?”
张公瑾点头。
读了几遍题目,李世民心中开始盘算起来,好难的数术题。
张公瑾说道:“这是我们书院十岁左右孩子所会算的题目。”
李世民看了看题又看看张公瑾,“你说十岁的孩子就会算这种题了?”
张公瑾点头,“若说按照寻常人的理解,这样的数术题目就算是成年男子也不一样算对,但是这里的孩子已经对算法运用得炉火纯青。”
李世民又是倒吸一口凉气,“炉火纯青?真要像你这么说以后从泾阳书院出来的孩子,都会是数术大家?”
张公瑾面带愁容地说道:“臣以为不会是这样,陛下刚刚所看的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