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的吗?”
“没了。”
“说明你不明白。”
“为啥?假货是你说的。”
“是爸爸说的,但只是表面并不是实质。”
“实质是啥?”
“实质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一个接一个上当?”
“爸爸你说他们为什么一个接一个上当?”
“喜乐,自然有装点之美,比如花花草草;生活也不例外,眼前人们买风筝是对生活装点的需要。人类生来渴望美。他们喜欢优美的环境、漂亮的伴侣,吸引人的服装。当生活趋于常规时,人们通常想用附加的办法取代丢失因素。大人们希望得到一辆新车,时髦的衣裳、或其它东西。小孩希望得到他所希望的东西,像玩游戏、打卡片等,都想使生活丰富起来。“我指着卖风筝那说,“喜乐,你看那个小孩又'逼'着家长买风筝了,大人在掏钱,小孩高兴不高兴?”
“小孩子乐的跳起来了。”
“我们看一会儿,”我说。
过了一会,这家人的风筝难以放上天,气得与卖风筝的人理论起来,最后怀着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的心态,把风筝丢给卖风筝的人走了。
“爸爸,上当的人真多。”
“喜乐,上当并不可怕,关键要明白是怎么上当的。那家人,为了给生活增添一抺欢快,去买风筝,假货虽然气人,但身边放不起来风筝的,是他们一家吗?”
“不是的。”
“这说明什么?”
“不知道。”
“这说明,人有一种侥幸心理,老觉得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对别人失败之事往往置若罔闻。刚才那家买风筝的人家就是典型的例子。这种类似情况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更广泛,总觉得自己家的孩子好,其实每个孩子犯错误的心思都一样多。喜乐你说是不是?”
“爸爸,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儿子像是被我揭了老底子,掫揄着自己说。
“所以人想干什么事的时候,首先要看看别人在这类事上是怎么失败的,这样会减少你的失败,”我说,“就说风筝是真的,放的很高,你也放过风筝,风筝能给你带来永久的欢乐吗?”
“不能。放风筝的新鲜劲很快会过去。”
“怎样的新鲜劲永远过不去?”我说。
“不知道。”
“自己喜欢自己,自己的新鲜劲才永远不会过去。”
“爸爸,怎样才能让自己喜欢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