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时的心迹,拿着伊莲娜小姐的演讲中那个“42”的答案,去反向回溯宇宙的终极问题。
诚然。
顾为经永远都不可能,真正的把自己代入到女画家卡洛尔的创作状态之中。
他甚至连对方到底是谁,都不得而知。
空间上他们同在老教堂之中贴的很近。
时间上他们则一个在2023年,一个在1876年。
这条阡陌小道的两端,是147年足足五万三千天的距离。
手中的一切的材料,而今只有阿莱大叔所找到的地下室油布纸所包裹着的传教士日记上的寥寥几行记录。
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顾为经不可能跨越150年的间隔,靠着几行文字,就成为卡洛尔,回到那个暴雨之夜,感受到她所感受到的心情,目睹她所目睹的世界。
但解迷的乐趣,恰恰在于未知。
未知就代表了无限的可能。
这些云朵、树叶、落雨、烛光,还有伫立在雨水之中教堂砖瓦棱角分明的线条,都分别代表了什么?
这种短促的笔触是特意的想要追求雨水绵密的质感么?绘画时,她的身体有没有被暴雨所淋湿。
这种螺旋的线条又为什么要如此处理呢?这种螺旋的表达方式,在今天的作品中已经不算稀奇了,可是在1876年,在印象派都还只是一个模糊的不被认可的概念的时代。
画布上的处理方式,还是相当新奇的。
卡洛尔是真的看到了这样的色彩,还是内心的情感的某种激烈的写照?和二十年以后,梵·高笔下的那幅扭曲的星空,是不是有异曲同工的感觉。
而这些断断续续的线条,又是怎么回事呢?她为什么要开发出这样的绘画语言。
……
顾为经提起画笔。
他一边慢慢的想,一边慢慢的画。
窗帘在六月仰光白天的暖风和阳光之中微微舒展,像是舞台飘摇的大幕一般,似露非露的,轻轻飘荡。
——
窗帘在六月德国夜晚的冷风和阳光中微微舒展,像是舞台飘摇的大幕一般,似露非露,轻轻飘荡。
安娜坐在窗边,拉开窗帘的一角,看着窗外圣母教堂的巴洛克风格的金色穹顶。
一只白色天鹅头颈低垂的雕塑正趴在那里。
天空中下着小雨。
雨水滴滴哒哒的打在雕塑之上,又点点滴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