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秦先生好不容易领先的一子优势便没有了。”
儒门内部当然也存在鄙视链,进士出身是最好的那一等,同进士出身次之,然后才是贡生、举人、监生、秀才等等。就如道门的道士,张李两家出身的道士那是最纯正的道士,毕竟祖上开创道门基业,然后是其他世家,再是道宫清白出身,接着是中原以外的人或者非人,最后是同道士出身。
这种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前途的上限。
也许有人说,道宫出身也能做大掌教。因为这个位置是道门平等的脸面,算是例外。可三师的位置,还有大部分的金阙位置,又是哪些人牢牢把持?若是这些人联合起来,大掌教又如何?
李知性进了国子监之后,成绩优秀。
国子监的学生,在每月的十五日,要进行“大课”,相当于万象道宫的月考。考试内容分为四书艺一篇,五言八韵诗一首。考试时间是一整天。
考试评卷工作结束后,会在第二个月的初一公布成绩,成绩共分为三等,如果三次考试都没有进入到三等的行列,便会被国子监开除。
李知性进入国子监后,连续九个月都是一等成绩,一时间大出风头,从国子监司业、监丞,到学正、学录,都对李正兴交口称赞,最后名声都传到了国子监祭酒的耳朵里。
国子监祭酒大笔一挥,破格提拔,免去剩下的学业,直接升入率性堂。
与此同时,齐玄素那边也完成了殷正心和黄容的婚事,殷正心一边跟着黄枚读书,一边在老丈人的引荐下,认识诸多士林前辈,诗词唱和,礼尚往来。
李知性有家世而无学问,秦凌阁刚好弥补了这一点。
殷正心有才华却不会施展,齐玄素也弥补了这一点。
两人的选人都是有的放矢,可不是乱选的。
虽然殷正心和李知性互相不知晓对方的存在,只有观棋之人才能一览无余,但也不敢慢上半分,生怕一步慢则步步慢,大体上还是齐头并进。
齐玄素因为殷正心的婚事,耽误了一年,也是觉得殷正心学问不够,所以没有一鼓作气得中解元之后立刻上京赶考,但也是巧了,今年下半年有恩科。
所谓恩科,三年一次的科举是正科,于正科外皇帝特恩开科取士就是恩科。
正所谓成家立业,小登科后就该大登科了。
于是齐玄素开始准备上京赶考的诸多事宜。
别看才子佳人的里,主角总是上京赶考的书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