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有些不太相信,甚至觉得鲁肃是在夸大其词。
“的确如此,据说那刘备曾说过,他得诸葛先生,如鱼之得水也,如此形容,可见一斑!”
鲁肃补充说道。
“如鱼得水……如鱼得水……鱼儿怎么能离开水呢,真是有趣的形容。”
孙权琢磨着刘备的这句话,脸上表情逐渐变得唏嘘,他拉住鲁肃的手,动容道:“子敬,刘玄德与那诸葛先生,如此君臣相得,正是你我二人之榜样啊,但愿他日,你也可以做我这条江东鱼儿的万顷碧波!”
“多谢主公赏识!子敬肝脑涂地,也必然要报答主公重视之恩!”
孙权此言一出,鲁肃双眼发红,叩拜在地,声音颤动。
……
刘备军,营帐外。
一脸笑容的鲁肃出现在了门口,表明身份后,迅速有士兵前去请主将关羽过来。
“不知子敬前来,所为何事?”
关羽拱了拱手,微笑问道。
“江东近些时日的变故,关将军可知?”
鲁肃开口问道。
“略知一二。”
关羽微微颔首,说话风格非常保守。
这是诸葛寻教的。
理由也很简单,一定要让江东方面明白,是他们在求人,所以该端起来的架子,一定要端足够咯,这样才能让江东方面知道怎样重视盟友,才能得到盟友的帮助!
对于江东府孙权的话,赵云所负责的情报组,在第二天就已经将详细的情况报告给了关羽和诸葛寻。
两人经过商议后,决定按兵不动。
很简单。
该着急的主战派的孙权。
而不是他们。
当然。
端着也要考虑一个度的问题。
如果太过,就会让江东的投降派气焰过盛,这对于刘备方面,同样不是一个好消息。
因此关羽只是稍微矜持了几句后,得到鲁肃的提醒,就装出了恍然大悟的模样,哈哈一笑后说道:“子敬,此事某已经告知诸葛先生了,诸葛先生说不日就将出计平定曹军!”
在诸葛寻不知道的情况下。
关羽已经替他吹嘘起来了。
关羽的话,让鲁肃心中一惊,失声道:“诸葛先生已有计策?真的吗?”
“当然是真!”
关羽毫不犹豫的点头,说道:“子敬此次前来,不就是想问这个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