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轩看着下面说话的年轻人,随口问了一下。
他的声音不带任何感情,但就是这样,却让人害怕。
“禀镇国公,此人是顺天府学学生,名叫李东阳,有神童之称。”回答是礼部官员。
李东阳的名声并不低,尤其是在京师的地界。
“老夫记得,这李东阳以前好像被先帝召见过吧?”杨轩缓缓开口。
“回镇国公,是的。”
“景泰五年,先帝下旨将李东阳送入顺天府学为诸生。”
“李神童,好一个神童。”杨轩笑笑。
周围的官员不知道镇国公心中的想法,但直觉告诉他们这个李神童接下来可能要倒霉了。
你说你招惹谁不好,非要招惹镇国公,这不是茅房里打灯笼——找屎(死)吗?
众官员心中一阵惋惜。
一代神童,就要终结了!
可惜可惜!
确实可惜,百官并没有猜到镇国公的想法。
只听,镇国公再次开口:“陛下的身边缺个侍读,老夫看这李东阳不错,就让他进宫陪陛下读书吧。”
话音刚落,就听有官员道:“镇国公,此举是否不妥?”
“这李东阳虽有些许名声,但方才出言不逊,眼中根本就没有朝廷和镇国公。”
“下官觉得,他并不适合为陛下侍读。”
“还请镇国公三思!”
闻言,就听杨轩呵呵一笑:“年轻人嘛,不知轻重,这很正常。”
“在场诸位都是从年轻人过来的。”
“依老夫看,这李东阳只不过是听了些许流言,对朝廷,对本公有些许误解而已。”
“莫非,尔等是觉得老夫没有容人之量?”
“不敢。”周围的官员齐齐躬身。
虽然他们是这样说的,但心里并不这么觉得。
前一个说话的人现在恐怕已经在刑部大牢里了。
这时,下方已经站到人群前方的李东阳等了半天没见到城墙上面的人回话,不由再次大声开口:“请镇国公回话。”
“朝廷究竟为何要杀于大人?”
“于大人于国有功,于江山社稷有功,乃忠良之臣也!”
话音落下,人群也沸腾了起来。
百姓们不如读书人能说会道,他们只会跟着喊‘于大人冤枉。’
他们也相信,于大人肯定是冤枉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