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知道自己赚大了。
至于说不紧张?
那实在是因为跟胡大老爷在一起久了,那真是最后一点官员滤镜都没有了啊。
胡大老爷那是什么人?
那如今算起来真就是朝堂最最顶尖的大佬了。
连那样的大佬方孝儒几个月下来都能泰然处之,那何况眼前这帮子礼部官员?
也正因为这样的心态,所以面对众多考官的询问,方孝儒真就一点都不紧张,那叫一个坦然处之。
不仅应对得体,还一副风度翩翩的模样,看得一应礼部官员简直不要太满意。
更何况,比起其他人来首,方孝儒还有一个优势,那便是他本身就在大明周报社里工作过一段时间。
要知道,大明周报社再怎么样,那也是礼部的衙门。
说白了,里边的人可都是从礼部抽调过去的。
方孝儒在那里边工作了那么长时间,光是从同事嘴里听到的东西,那就足够不少考生头疼了。
家传万言书,真传一句话。
有时候,甭管你怎么打听,甭管你付出多大的代价,只要关系不到位,那有些东西你想学都学不到。
那都是经年老吏从工作当中慢慢总结起来的经验。
都是源自于他们自身平日里工作当中的积累。
这些经验,一般人哪里有机会听到?
可对于同僚,那就无所谓了。
反正大家都是干差不多的活儿,他还不巴不得伱多干一点呢。
也正因为在大明周报社里扎扎实实的工作了一段时间。
因此方孝儒在回答专业问题之时,那真就比一般人强了何止一筹。
甚至有些问题的回答,让一众考官们都觉着是不是可以在平常的工作当中试一试。
一时间看方孝孺的眼光也愈发的满意起来。
至于说为何方孝儒能拿出这等让人眼前一亮的回答出来。
那归根结底,还是得归功于他自己。
实在是方孝儒这厮木讷归木讷、古板归古板,可他却一点都不蠢来着。
因此平日里听到那些礼部的同僚说起那些经验的时候,他下意识的就记了下来。
而后,他不断的总结、归纳,还真就慢慢的把别人的经验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再加上最近这几个月跟在胡大老爷身旁,时不时的在聊天之时请教一二。
光是胡大老爷嘴里漏出来的一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