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论资历,成立于1557年的莫斯科公司绝对是毫无争议的、英国历史上最早的海外特许公司。
但不幸的是,如果论起业绩和实力,莫斯科公司这个老家伙却远不如年轻的俊后生。
同样是成立于16世纪的海外特许公司,不论是东印度公司、黎凡特公司,还是更晚成立的西印度公司和非洲公司等等,都将莫斯科公司甩出不止一个身位。
公司的经营情况不佳的最大原因固然是由于公司管理层失误,但是也不得不考虑到俄国经商条件复杂、政府政策多变的大环境。
莫斯科公司一边要应付议会里嫉妒他们发财的‘红眼病’,一边还要胆战心惊的提防着沙皇收回授予他们的特权。
但即便他们小心翼翼,还是免不了左支右绌。
相较于直到18世纪末才被中止对印度地区垄断经营权的东印度公司,莫斯科公司公司早在1628年就因为在鲸油和鲸鳍商品上的垄断经营遭到议会的猛烈攻击,这场英国外贸商对莫斯科公司的集体围剿持续了70年的时间,直到1698年莫斯科公司被议会彻底取消对俄贸易特许权才宣告终结。
屋漏偏逢连夜雨,随着沙皇米哈伊尔一世在1645年的离世,莫斯科公司在俄国长达一个世纪的贸易特权也随之终结。
在丧失了如此之多的特权后,即便莫斯科公司坐拥‘首个进入俄国的外国公司’的先发优势,但他们还是被荷兰人以及英国的同行们挤兑的够呛。
如果换做是莫斯科公司最鼎盛那会儿,莫斯科公司设在莫斯科的总部‘莫斯科会馆’便是英国使馆的所在地。纵然是国王陛下任命的驻俄公使,到了俄国的这一亩三分地上,就冲要住莫斯科会馆这一点,他也得给公司几分薄面。
为什么君士坦丁堡的历任驻奥斯曼帝国公使总会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替黎凡特公司说话,为了黎凡特公司的利益向议会和奥斯曼政府据理力争,哪怕无理也要辩上三分?
这还不是因为历任驻奥斯曼公使的工资和生活支出并不是外交部出的,而是黎凡特公司掏的!
而且这待遇不仅涵盖了公使,甚至包括了公使下属的两位领事。
想当年,咱莫斯科公司也同样有过这么阔气的时候。
如果往前倒个150年,身为莫斯科公司莫斯科总部的代理人,马丁·休宁绝不可能任由亚瑟这么拿捏自己。
只可惜,那都是老黄历了。
做生意就应该实际点,现如今,莫斯科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