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道。
老黎更是直接打开笔记本:“对于小米二我早有准备,首先是处理器,目前有两种选择。”
“第一,英伟达四核tegra 3,40纳米,价格便宜,再加上我们之前小米1T用英伟达的双核,关系还不错,但要我们自己额外购买基带,自己整合。此外tegra 3发热严重,我们可能和HTC一样翻车。”
“第二,高通四核APQ 8064,28纳米,性能比英伟达四核强,功耗控制的也更好,Xphone 2就采用这一款。发热不会严重,也不会翻车。”
“我个人建议,选择高通。”
可接着,有人反对道:“不能选择高通,小米1代如何难产的,你们都忘了?”
“当初Xphone 1卖得好,狗币高通把双核芯片都给了Xphone 1,导致我们小米1好几个月无芯可用,最终不得不重新设计,改投英伟达tegra 2!”
“对,高通太高傲了,看不上小企业,咱们吃过一次亏了,绝不能再吃亏,还是选择英伟达tegra 3。”
老黎眉头微皱:“如果选择tegra 3,优化不到位,和HTC一样翻车,不如Xphone 1的双核咋办?难不成诸位觉得我们小米芯片优化能力,已经赶得上星逸科技?”
“这……”众人无言反驳。
老黎继续道:“实际上,大家都清楚,芯片优化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我们小米目前的优化能力,简直就是负优化。”
说着,老黎打开一组数据:“如大家所见,这就是小米1对高通双核的优化,越优化越卡,妥妥地负优化,还不如不优化。”
闻言,所有人都沉默了。
芯片不是拿来就能用的,而是需要算法调教。
而如何调教?那就是尖端技术了。
需要根据不同的系统版本,不同的硬件参数,元器件组合,进行全方位的算法调教,优化,确保芯片能发挥出强大的性能,并且不卡顿。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难如登天。
刚开始研发手机的小米,如何搞得定?
甚至别说小米了,连高通自己都搞不定。
同样,英伟达也搞不定,否则tegra 3也不会全部翻车。
即便是星逸科技,也是星逸半导体部门,集合了大量芯片研发工程师+系统工程师+硬件工程师,三方联手,才让tegra 3这条火龙给冷静下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