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本不平,后世之人,不懂推衍之法,三分损益和隔八相生做不到环相为宫,便强行将每律的间隔平均,着实有点削足适履了。”
“昔日东周之时,礼乐崩坏。”
“孔子著《乐经》时,其实已经失去了推演之法,所以,自那以后,我们再也无法确定真正的‘黄钟’之音的音准。”
“以葭管飞灰的实验,将无数长短的律管埋于地面,等待冬至之时,看葭灰喷涌,律管明声,来确定黄钟的长度,从而来确定黄钟的音。”
“而后又可以用十二律来调节历法,可以说是相互印证。”
“但这实际上也是以后天来定先天,所以又错了。”
“不过,毕竟是后天之法,调节节气,定量度衡,也足够了。”
“实际上,乐经还在,也只能准确的定下当时的‘黄钟’之音,因为先天之音,必圣人才能则之,因为这是道。”
“大道至简。”
“伏羲画卦,黄帝立律。”
“这是我们文明最核心的两个结晶啊。”
任侠说到这里,神王的脸色已经不太好了,虽然他带着黄金面具看不出来,但气势的改变却是很明显的。
他从不曾小看任侠。
所以一直以来,他都在给任侠最少的信息,但这一次还是出乎了意料,他手持绿松石龙,拿到文明的最高历法权柄,所以拥有最高的时空造诣。
而任侠竟然找到了“黄钟”,要以万物之律本,来直接限定他的力量!!
黄钟可不仅仅是用来调节音律的。
《尚书·舜典》说:“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度量衡的源头,便是黄钟!
古代认为黄钟律管长九寸,径三分,围九分。确定了黄钟的音准,便可以确定那个时代的九寸长度,便可以确定尺、丈。
而选当时的黍米,以横叠百粒为九寸,竖叠百粒为一尺作为选取标准。
将这些黍米放入黄钟律管当中,可以发现,填满律管正好是一千两百粒,所以定一千两百粒为龠,两龠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此为容量标准。
而一千两百粒黍米将重量分为十二份。
一份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均。便可以确定重量。
如此。
只需要确定一个“黄钟”,便可以推算出所有的度量衡,而且每个时代的不同,当时的黄钟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