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文字,几乎是粗鄙不可,一文不值。
没有用任何典故不说,就连文字也尽可能用的是结构简单的字词。
笔画也是能少就少,尽可能的选的是魏晋隋唐时代的书法家们书写时简化的文字。
但是……其中内容,却叫文彦博眼睛亮了起来。
因为,那个叫‘胡飞盘’的所谓评论员,在极尽吹捧了大宋官家的英明神武,描绘了辽使的卑躬屈膝和折服后,话锋一转,直接点明了这次宋辽新约履约后的未来。
用胡飞盘的话说就是‘一岁三百万贯,辽人得之,只能买我朝之物……’
‘我朝瓷器、茶叶、茶砖、蜀锦及其它精巧、奢靡等辽人所爱之物,必将迎来辽人的抢购……’
将这份所谓的‘汴京新报’看完,文彦博就笑起来:“有趣……”
文及甫蹲在文彦博面前,低声问道:“大人为何说有趣?”
文彦博道:“自仁庙迄今,历代官家,对小报避之唯恐不及,想方设法的躲避窥探……”
“却不知,此事如同大禹治水,堵不如疏……”
文及甫不懂的看向文彦博。
文彦博看着这个已经愚笨到这个地步的儿子,他摇了摇头,好在他已经看开了。
外戚……其实愚笨一点,更好。
太聪明的外戚,可是会被人忌惮的。
于是,也懒得再说,只是抓着手里的‘汴京新报’,慢慢的靠在塌上,悠悠的说道:“将来的宰执们,可就有得头疼了!”
现在他就已经知道要将小报掌握在手里了。
等他长大了,亲政以后。
宰执大臣就等着伤脑筋吧!
作为曾经的宰相,文彦博很清楚,在大宋皇权和相权,一直在不断的博弈中平衡。
仁庙、英庙时代,是相权的巅峰。
仁庙垂拱而治,英庙则是不得不垂拱而治。
但先帝在位时,特别是元丰时代,是大宋皇权的巅峰!
先帝甚至别出心裁的发明了让宰执大臣到福宁殿交罚款的办法,来强化皇权。
同时,通过制度设计让首相(左相)的权力小于次相(右相)。
进而使得相权,完全成为了皇权的工具——王珪的三旨相公之名,其实完全就是拜先帝所赐。
而如今那位,不过幼冲,却已经盯上了那个可以成为皇权辅助工具的小报。
甚至开始尝试掌握、控制、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