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重要,朱建欲变千百年之未变之格局,所需谋划之巨,岂容他袖手旁观,安享太平乎?
难!难!难!!!
这是朱建来到大明王朝第三个年头里面的刻骨铭心。
人定胜天,何其难也!但大丈夫立于世间,又岂可轻易放弃之!
思及此处,朱建却又是心中一番长叹。
只不过这一切都在朱建心里,作为帝王,他是整个帝国的支柱,切不可流出那丝毫的悲戚,唯有笑看风云,方可给帝国臣民带来美好的明日蓝图!
“二位爱卿所言,朕心领了,只不过朝事颇多,朕又岂能不为之操劳?想当年,太祖皇帝创业艰辛,亦是事必躬亲,朕欲效仿之,却是还需诸位臣工与朕同心同德!”
闻听皇帝所言,杨嗣昌二人却是点头称是,忙呼该是此般。
“对了,二位爱卿,这是阁部刚刚递来的折子,二位爱卿却是可一观之!”
虽说是阁部递来,但是因为盖着靖海军宝印,杨嗣昌身为阁部首辅,却是也不能票拟。帝国官僚法度规定,这阁部虽有票拟之权,但是这涉及边防重大事宜的折子,却是无权过问,故而这来自靖海军的折子,杨嗣昌那也是头一回看。
“火器乃是国之重器,黄龙此役虽是有所收获,却是丢失如此多是火器,落入金人之手,罪莫大焉。只不过陛下,此间耀州大战在即,而此间战事向来是由黄龙主导,此间若是......若是。”
言及此间,杨嗣昌却是有些支吾。
这一切朱建自然看在眼里,只不过他也明白,这杨嗣昌自幼出自官宦之家,混迹官场多年,自然是懂得圆滑之道。
话不能说满,黄龙乃是朱建一手提拔,委以重任,这一点杨嗣昌明白,李岩也明白,朱建更是明白。
何况乎,此间唤来二人,他却是断然不会因为火器之事,而临时换将,何况东江交给黄龙,朱建却也是放心的。
只不过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火器之事,本就是写进了帝**事法规之中。
违法者,必追责!
城门立木,商君之法得以实施,弱秦得以强大!如今,帝国百废待兴,法规更是当违者必究!
故而,此间朱建却是笑道。
“爱卿所言,朕却是几番思虑,临阵换将实乃大忌,朕自是不会为之。只不过帝国之内,已有法度,朕却是不可擅自破坏,若是如此,法规当何以存在乎?故而朕想听听二位爱卿的意见,却是可畅而言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