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钟从张家台村出来,骑到大约19公里处已是四点多,正正用去了六个多小时。因为在转过一个土坡,待我们进入一个“V”字型大深沟时,我被眼前的景像惊呆了,所以看了一下时间。
我们看到那个“V”型沟深处尽是蜜蜂组成的波浪,黄麻麻的在沟的那边流动。我从未见过这种阵式,望着在蜜蜂军团中若隐若现的一户养蜂人家,我的心里第一次感到发怵是什么味道。
我俩停下,在那里静静站了足足有十多分钟,此时我的大脑在高速预想着各种预案。
“爸爸是不是需要返回去?”王喜乐胆怯地说。
“我也正想这个问题。”
由于在“V”型沟的底部那户养蜂人家离路很近,这是支持我闯关的一大因素;另处一个因素是准备借助我的大雨衣的作用。
我从王喜乐身上脱下我那件大雨衣,弄好他的防护面罩,然指着前面那座高高的大梁子,向儿子详细说明进入深沟时的预案。
第一、我们把这件大顶在头上,以公路右边的道崖子为参照物,慢慢推向大梁上走。
第二、如果蜜蜂攻击得手,我们首先要迅速蹲下,然后借助雨衣形成的堡垒,把攻击成功的蜜蜂消灭掉。
第三、如果问题比我们想象的严重,无论发生什么你都不能慌,你要把脸紧紧贴在我的肚子上,我会利用雨衣做掩护,把咱俩安全带入那个养蜂人家。
千叮咛万嘱咐后我俩开始前行。我一手推车一手顶着雨衣,护着儿子一步一步的向前搁蹭,也就前行了一百多米,蜜蜂攻击雨衣的声音如同雨雨滴一般。
当我们慢慢转过“V”字沟底时,蜜蜂发出的“嗡嗡”声如同一台超大的电动机,蜜蜂撞在雨衣上发出的“咚咚”声已变成雨浪。
此时,我忽地发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错误,因为我穿着是一条半腿裤,如果蜜蜂对暴露的小腿发起攻击那后果不敢想象。我赶忙有意降低重心,尽力让雨衣与地面的距离保持在20厘米之内。
这样,走几步就地停下来,调整快要倒地的自行车,搁蹭起来要多困难有多困难。
有几次自行车倒了,在扶的过程中雨衣抬的很高,下边沿到了膝关节处。一开始我惊出一身冷汗,因为每次突然高举雨衣都会听到更加密集的蜜蜂冲击声,但二、三次后我发现蜂群只是从雨衣下飞过,它们好像根本没有从低位攻击的意识,看来蜜蜂只会对头部进行攻击。
我大胆的慢慢提高重心把自行车扶正,这样推车的速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