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但坚持了一星期就不行了。那天下午,我打电话把儿子从哥哥家叫回来,我问道:“几天没写作业了?”
“两天。”
“你又让自制力给打败了。把‘意想不到的残暴’读一遍。”我生气地说。
儿子一读完就迅速写作业。不到十点,就把耽误掉的任务完成了。“喜乐,你有很强的行动力,为什么不多坚持坚持呢。”我吻了一下儿子的前额说。
“爸,跟您商量一下,”儿子说,“我还想去哥哥家睡。”
“为啥?”
“我与跟哥哥在玩好玩的东西。”
“你们不影响大姑他们休息?”
“不影响,我们在哥哥的卧室玩。来得时候哥哥说让我快点写。他等我。”
“人要遵守诺言。你去吧。”
当时我根本不想让儿子出去,只是看了他刚写的日记让我猛然改变了想法,我觉到每个孩子先天就有自我教育的潜能,但需要实践才能长大。儿子一走,妻子“骂”我。我拿起儿子的本子读道:“今天,我有两天没背古文了。我翻开一看,天那,这么多。
也不知怎么了,原来读几遍就能背会的东西,现在读上十几遍也不行。感觉心好象与原来不一样了,脑子好象也变了,影响了学习效果。我以后不能再找借口向后拖学习任务了。今天的事一定要今天干。”
儿子的日记,减轻了妻子对我的责怪。
但儿子在日记中写背古文是怎么回事?事情是这样的:中国有句古话:“会背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眼见儿子会背得诗快三百首了,但2003年元月初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那天有几个初三学生在中学楼门前背古诗,我说初三了还背这类诗,我儿子小学二年级已背熟了。那几个学生一起吵吵道:
“唉!王老师不瞒您说,上小学,谁不会背上二、三百首诗,现在全忘了。”
当时我的思绪就飞扬起来:背会的东西全忘了,而我却引着孩子在他们失败的路上跑。“会背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对成人可能是正确的。但对儿子,吟诗的影子呢?可能儿子年龄小,但眼前这群中学生呢?看来“会背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对孩子是不正确的,因为孩子不可能对诗中极为深刻的情感产生一丝理解。
让孩子背东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记忆能力。如果孩子对生活的理解还未达到那个层次,一味要求他背熟情感很重的诗词,是不是有满足大人虚荣心之嫌?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