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岚衣看着他这副模样笑了笑。
想来变成猫咪的那段日子对他还是有影响的。
方才小二上来问菜,她下意识就习惯性地点了一盘炸小鱼干,等小二呈上来后她才发现不对劲。
小昱已经不是猫了啊。
只是还没等她开口,温子昱就已经自觉的把盘子整个端走放在了自己怀里,抱着盘子自然地往嘴里塞小鱼干。
顾岚衣见状也不提醒了,好笑地看着他动作。
温子昱奇怪地看她一眼,“你看我做甚?看文宴啊。”
下面正进行到即兴讲词的环节,在场的才女均可随意吟诗,只需和现场的环境景象有关即可。
温子昱肚子里没有墨水,只能凭感觉分辨出谁吟得更好一点,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但他听闫怀清点评倒是很认真。
文宴的裁决并不是由闫怀清一个人决定的,还有另外两名大儒,但其中还属闫怀清的声名更得人心。
顾岚衣对这些不感兴趣,她只是随意地认了认人。
和温子昱来看热闹不同,她来看春日宴,更多地是寻找可为己用的人才。
她原本并没有招揽闫怀清的意思,只因为这个人给人的感觉太过迂腐。
闫怀清出身书香世家,闫家祖上曾出过两位状元,一名榜眼,门下文臣无数,是锦朝当之无愧的文儒世家。
只是不知为何,三年前闫怀清忽然离开京城,那年是她入朝的第一年,按理来说前一年刚刚登榜状元的女子,正是炙手可热风光无限的好时候才对。
可偏偏就在那一年,闫怀清向先皇递上了辞呈,自请发配地方。
先皇自然是不同意的,可这闫怀清也倔,硬是在第三次把辞呈递上去以后,自己孤身一人离开了京城,来到了上都。
没有功名官位在身,堂堂状元郎也只能在这小小的上都城里做一名教书先生。
可事实证明,有才之人不论做什么都会出类拔萃。
闫怀清所在的尚逸学堂接连出了几名贡士以后,尚逸学堂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上等学堂,闫怀清在民间的声望不降反升,甚至有些景仰她的学生,更是对朝堂当年“逼走”闫怀清的事耿耿于怀。
但事实到底如何,连顾岚衣也不知道。
她想得出神,下面文宴的第一轮已经结束。
胜出的是一名来自江南的女子。
第二轮是命题作诗,一大批下人很快搬着东西上来,在文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