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三大国现在基本上地位稳固,欧盟其实也就是混混日子而已,真没多少人相信欧美可以成为世界一极。一个政治、经济体对全球格局的影响力,其实并不完全取决于财富多寡,而是要从以下三方面来看:对全球物流(交通运输线)的影响力、对全球资源分配的影响力,以及自身的行动力。这三个方面偏偏都是欧洲地缘上的劣势,也就是欧洲的三大软肋。
首先就是欧洲地域狭小。
从海权来看,美国拥有两洋之利,向东向西,可以影响到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大海运通道;华夏面向太平洋,未来同样有潜力在印度洋发挥影响力,而印度洋又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关键通道。欧洲诸国失去海外殖民地之后,所能影响到的区域只有地中海和大西洋。
从陆权来看,大毛和华夏的国土都延伸到亚、欧、非大陆的中心地带,意味着这两个国家都有条件通过铁路将三大洲连接起来-这也是华夏的高铁外交成为连结世界、增强国家影响力的重要手段的原因。反观欧洲诸国,它们在整个大陆上所处的位置,同样过于偏僻。既然地理位置不好,欧洲国家可不可以像几百年前那样,再出去抢呢?时代不同了,殖民的美梦早已远去,况且抢一些小岛国也没有什么价值。那么大国呢?从军事安全角度说,俄罗斯有170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可作为战略纵深用于缓冲,中国更是有占国土面积超过七成的山地、高原可以作为战略依托。欧洲地域狭小,多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形,易攻难守,不被别人惦记上就已经不容易了。
其次,他们的资源受制于人。
如果把大毛从欧洲拿出去,我们会发现在自然资源方面,欧洲基本就不剩什么了。可偏偏,欧洲国家压根不肯承认,大毛是欧洲国家……自动自觉的把它给开除了,而且是从很久很久以前就是这样。
大毛学者奥·切尔科维奇曾经给出一组几个经济体自然资源的估值,大致算下来,俄、美、中、欧的比例是3:1:0.5:0.25。欧洲在资源上的劣势由此可见一斑。譬如欧洲经济最主要的“发动机”-德国,其半数以上的矿产资源需要靠进口来解决,其中36%的天然气和39%的石油都来自如今和它关系不怎么愉快的俄罗斯。
在欧洲的鼎盛时期,资源问题是靠海外殖民地来解决的。某种程度上说,二战对欧洲经济最大的打击并非是炸掉了多少工业设施,而是后来各个殖民地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原来的欧洲各国殖民地纷纷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与昔日的宗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