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笑着把礼物放在一旁桌上,疑惑道:“下人呢?”
“哦,这不是过年嘛,我让他们回去过年了。”三宝请他进屋。
“不用,就在这儿晒晒太阳挺好。”李青从桌边搬了张椅子坐下,“明儿就走了?”
三宝点头:“旧港的施进卿病故,皇上令我过去一趟,让施济孙接替其父位置,下半年还要赶季风,时间不多了。”
“辛苦了。”李青轻声说。
旧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巨港,这一趟可不近。
“也没什么,都习惯了。”三宝笑容很治愈,“这些年虽然苦了些,却也波澜壮阔,不枉人间走一遭。”
他依旧是那么豁达,数十年过去,变得只是年龄,那颗赤子之心从未变过。
“我送你。”李青说。
“嗯,好。”三宝乐呵呵点头,“皇上赏了我御酿,要不喝点儿?”
“好啊!”
府上下人都被打发回去过年了,也没有像样的下酒菜,但两人酒兴很高。
人一上了岁数,就喜欢絮叨以往的事儿,李青也不例外。
昔日那个少年,如今已是半百老人,实难不令人唏嘘。
“三宝,下半年还要出海?”李青问。
“嗯。”三宝放下酒杯,“贸易货物准备的差不多了,大概在七月份出发。”
顿了一下,“这次我准备走得更远些,看看能不能找到先生说的红薯。”
“有线索吗?”李青对现在的世界格局远没有三宝了解,毕竟,他连大明历史都不太熟。
“没有,”三宝摇头,旋即又笑道,“永乐米、永乐豆都存在,证明先生的那本书所言非虚,红薯既然存在,我就有信心找到。”
李青由衷道:“大明有你,幸甚啊!”
“先生太抬举我了。”三宝好笑道,“三宝能有今日成就,全仰仗皇上英明神武,若无皇上的雄才大略,怎么显着我了?”
李青笑声爽朗:“皇上固然圣明,但……你的功劳也不容忽视,千百年后,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依然会被人传颂。”
三宝眼眸发出亮光,“是么?”
……
次日,三宝出发,李青送行。
回到家,李青继续躺尸,双耳不闻窗外事。
南民北迁还在继续,走私也未杜绝,总得来说,还不算坏。
元宵节后,朱棣又开始张罗北伐事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