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只剩下了曹操,但曹操也是不省油的,要跟着曹操就要付出代价,像是之前那样的阳奉阴违就自然不行了。
可是山东士族,或者说荀氏家族,并没有太多选择权。
还有崔氏等人。
天子能力不足,无法破局,这几乎是所有山东顶层谋士的共同认知。
这年头,天子的名号已经是越来越不好用了。
所以道路就剩下了两条,要么曹操,要么斐潜。
或许在早几年还有其他的方向,但是走到了当下之后,便是只剩下了这样的两条路。
想必崔琰也是看到了如此,所以他倒向了曹操。
政治是妥协的。
曹操也需要山东士族子弟的支持,所以曹操既打压,也拉拢。
山东士族想要保全自身的利益,所以对于曹操也是既对抗,也配合。
天子也是如此。
这是荀或所习惯的模式,或许没有斐潜作为模板,荀或会认为这种模式已经是非常完善了。直至某一天,他看到了关中,看到了关中的斐潜在脱离了这个模板之后,竟然能迸发出更强大,更耀眼的光芒……
这让荀或惊讶,也让他惊恐,是本能的,对于陌生的那种惊恐。
斐潜,毕竟时间太短了。
时间,这是一个充满了魔力的词语。
有时候山东的士族子弟表示要遵从上古,敬效先贤,不一定是完全的愚蠢,也是代表了对于时间的一种敬畏,但是荀或在斐潜身上,似乎没有看到这种敬畏,他肆无忌惮的祛除着原本大汉的那些框架,破坏着大汉的体系。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大汉三四百年积攒,是这么多的先贤的智慧沉淀,斐潜怎么就能确定关中就是一条正确的路呢?当年王莽之时,不也是一开始的时候天下皆以为是圣贤转世,中兴有望么?可是后来呢?
虽然如今长安逐渐的在证明了一些事情,但是荀或无奈的发现,他原本还想要再等等,再看看,现在不行了,因为没时间了。
必须到了抉择的时候,非此即彼。
就像是一辆马车,奔驰在道路之上,左边的轮子在左边的路,右边的轮子在右边的路,道路出现了分叉,继续向前,必然是撞死在分叉口上,只能选一条。
至于为什么不能选斐潜那边,其实很简单,因为荀或等颍川士族,已经将大部分的重量都压在了曹操这一边。颍川在山东,他们的土地也在山东,他们习惯的家乡,习惯的模式也是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