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很常见的领导权的问题。
谁领导谁,谁为主事?
虽然说这个问题太普通了,不管是在汉代,还是在后世任何的封建王朝之中,在县城,在州郡,在朝堂上下的各个角落里面,都有人相互争夺着,暗中掰手腕的,明着下绊子的,甚至扯破脸相互扭打来分出胜负的,不胜枚举。
所以崔钧一开始听闻太原走私之事,知晓王英要来彻查的时候,崔钧就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有风险,有良机。
风险,当然是要控制风险的范围,良机,当然就是要利用良机扩展权柄。
太原并非是崔钧一个人的太原,借王英彻查走私之事,打压一些平日里面不听话,或是不怎么听话的,另外保护下投靠自己,听自己吩咐做事的官吏和乡绅,。
要做到这些,自然需要话语的主导权。
崔钧所做的动作,也是为了占据更多的信息,获得更大的说话权利。
就拿张生被刺的事情来说,崔钧有意搞得满城风雨,就是为了营造紧张感。
一方面是给他低下的那些官吏施压,一方面也是对王英施压。
这么大的事情,怕不怕?
死人了,怕不怕?
就像是公司领导坐在上首,未必会记住来敬酒的每个员工,但是他一定会记住那些没来敬酒的。
而重点是王英一直没有开『宴』啊!
没开『宴』,当然就没人动起来。
在崔钧他的计划里面,消息一传开,事情一发酵,王英一害怕,当然就是急匆匆的开宴了,可王英毕竟是不清楚当地情况,真要查起来,一时半会肯定是抓瞎,到了那个时候崔钧再出场,完美的解决问题,当然也就是自然而然的接过了调查的主动权……
可是崔钧万万没想到,他前脚刚散布出去了消息,然后后脚便是一大堆的消息也同时传播开了。而且和张生被刺的事件不同,里面还夹杂有一些让崔钧心惊肉跳的事项。
一两个官吏被刺,这其实算不上什么大事件。
因为这有可能是个人恩怨。
若是普通官吏的个人恩怨问题,自然不可能和崔钧的领导能力,治理水平相挂钩。
可如果是作乱谋逆……
即便是不成功的作乱谋逆,王英半根寒毛都没伤到,只要发生在这里,也都意味着崔钧在太原此处的行政上的无能!
所以崔钧就被迫逼着,必须要表态了。
除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