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京师进入八月,天气依旧炎热,秋风并没有吹走暑气。
再有院里树上知了猴不知疲倦的鸣叫,让屋里的魏广德感觉很难受。
在大明做阁臣,日子其实蛮枯燥的,有处理不完的奏疏,魏广德对太祖朱元璋的不容易是深有体会,对永乐皇帝的设置内阁也表示很理解。
要知道,他处理的也不过是天下奏疏的一部分,就觉得很难了,那两位皇帝,当初可大部分时间都是大权独揽,一个人处理这些奏疏。
刚处理好一份奏疏,魏广德把它放到一边,伸手又拿起一份,一看封皮就是一愣,随即嘴角挂出笑意。
奏疏有些厚,魏广德翻看前面看了眼,是礼部的奏疏,上奏俺答汗请封索南加措为达赖喇嘛之事,请求朝廷定夺,后面则是俺答汗的奏疏,最后还有索南加措上的奏疏,向大明表达忠心。
等了半个多月,奏疏总算还是送到京城了。
魏广德仔细看了俺答汗和索南加措的奏疏,从字里行间慢慢揣度他们的心理变化。
说实话,魏广德多少还是受到那位的影响,对达赖喇嘛表现出一丝不信任。
不过仔细看完索南加措的奏疏,感觉此时或许是被藏巴汗政权打压的很了,急需得到外援的帮助,所以奏疏内容很是谦恭。
既然对方表现出了谦恭,魏广德也不觉得有必要拿捏,虽然他内心早就认定此事。
不过,当事儿真摆到面前,内心多少还是受到前身影响。
再看了眼俺答汗的奏疏,魏广德这才拿起纸条铺好,提笔开始票拟,“蒙古向佛之心可见,拟封索南加措为护国弘教禅师,请定夺。”
需要说明的是,达赖喇嘛虽然在大明得到册封,但并非封的达赖喇嘛的封号。
严格说起来,这时候的达赖喇嘛只是俺答汗对索南加措的尊称,属于私人性质,自然不可能在官方文书上写封他做“达赖喇嘛”这样的文字。
“护国弘教禅师”,这是魏广德在看完奏疏后想到的,向蒙古人宏扬佛法的禅师。
至于加上“护国”二字,也是显得高大上,毕竟是要朝廷给敕命和印章。
收起笔,魏广德觉得差不多了,当即等纸条上字迹略干后,这才拿起放进奏疏里。
只不过,有些事儿还是他不曾想到的,那就是谭纶在那天之后曾和兵部职方司有关官员探讨此事。
职方司给出另一个判断,那就是俺答汗在掌握漠南蒙古后,如果继续向青海,甚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