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六七十岁的老头儿,大多都是学术派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这样特别关注过政策和自己专业有什么需求。
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都是不管眼前热门冷门,都会持之以恒的去冲击。
不然全都奔着热门去,冷门那些永远都没有人开辟了。
这不是科研的态度。
但绝对是个他们会忍不住卧槽的角度!
这时候再看这个年轻人,无论如何都有不一样的感觉了吧。
起码跟他们那些只会埋头在学业和科研当中的得意弟子,都不一样。
会油然而生那种,此子非池中之物的感叹。
人家才大一啊。
天天坐在这里看他温书,搞点红薯做最基础最根本的养殖尝试。
可脑海里翻腾的是对面偌大江山?!
连那个一贯不太爱做声的太极拳老头儿,都眯了眯眼,多看看这个年轻人。
秭小伟把逼格拉到极高,当然知道还要拉回来才有意思。
接着说的就是:“所以第二点顺着这个学术思路,回头看看我们大学,如果作为一座城市,假设能按照这种模式进行规划,是不是从环境到资源都会变得好很多?”
老头们笑了:“小伙子你是真敢想,这快近百年的校区,你知道如果重新规划甚至重建要花多少钱吗?”
这些日子没少在几公里校区范围奔波的秭小伟摇头:“我说了是学术思路,又不是非要搞,而是我们拿大学规划本身来做个学术推演,到底好还是不好,方方面面都评估出来,不就是个成功的课题案例吗。”
这时候,恐怕所有老人家的脑海里,都会冒出来那句:“卧槽,这年轻人!”
真的不讲武德啊。
就算是搞技术研究的那些位老教授,都觉得这个课题绝了。
天天呆在风景区旁边的大学校园,其实底子还是民国时期的骨架,然后不断的扩展、修补、翻新。
根本谈不上整体规划,基本是哪里有块空地能怎么利用,能尽量从这个局部考虑下好看、有点人文气质,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这个提议简直可进可退,退就是为大学自身做个研究,进则是以内陆地区、西南地区这些城市规划做技术储备。
很有搞头啊。
那个老园林已经确定捡到宝了,不经意的瞥了眼太极拳:“那你把这个山湖模式给我说说看?”
秭小伟还是指着对面:“就是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