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挡着我了。”
邬通至死也没有明白李瑕这句话的意思。
他半辈子享受着从五尺道往乌蒙部与大理贩盐走私带来的利益,以为只要假意将这些利益让出来就能保得一条命。
但李瑕只有踹倒他,才能望向五尺道的另一端……
~~
逶迤延伸的五尺道由四川通往云南,先是到了乌蒙部,即云南昭通;再往南,可到善阐府,既昆明;往西,便可到大理城。
大理城与善阐府之间,则是统矢府。
汉时,统矢府为益州郡所辖二十四县之一;唐时,于此地设姚州;南诏国时,设弄栋府;大理时,沿袭这个地名,也叫“统矢府”,治所在姚城县,即后世的姚安县。
当年大理遭蒙军攻伐,大将高泰禾战死于丽江,宰相高泰祥退至统矢城,募兵勤王,三十七部酋长云集响应,血战黑初山。
高泰祥兵败被俘,宁死不降,引颈受戮。
大理皇帝段兴智投降后,忽必烈大概是认为该让大理人学学怎么做忠臣,让姚枢给高泰祥之死添了几笔。
比如,高泰祥死前大呼:“段运不回,天使其然,为臣陨首,吾事毕矣!”
忽必烈赞道:“此忠臣也!”
仿佛高氏抗蒙,是因为忠于段氏,而段氏归蒙,乃天数使然。
段兴智失去了大理皇氏最后的体面,作了蒙古的忠臣。大理人也看到了忠臣被礼葬,继续为忠心而感动,只是换了忠心的对象。
高泰祥之子高琼,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忽必烈宽恕了,他到哈拉和林觐见了蒙哥,之后被封在统矢城,也成了蒙臣。
简单来说,蒙人告诉他“你父亲已为段氏尽了忠,轮到你来为大蒙古国效忠了。”
如此,这套忠孝的理论得以自洽,念头也就通达了。
但高琼真的通达了吗?
……
“堂兄,兀良合台已死!”
“慕儒你莫急,再让我想想。”高琼喃喃道:“你再让我想想。”
他已不再像之前那样坚决反对高长寿抗蒙的提议,眼神中有了一些思虑。
像是一个蛋壳被破开了缝隙。
高长寿又劝道:“堂兄,大理非段氏之大理,乃我高氏之大理!先祖高风峻节,将皇位归于段氏,历代段氏皇帝无能,唯倚高氏治国,更出段兴智之流,软骨废物,匍匐蒙鞑脚下,驱我百姓如同刍狗。国中上下皆我高氏之子民,你忍见子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