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火器,韩桢用手指轻轻敲击了一下,问道:“测试过了?”
火器的外表凹凸不平,形似一个菠萝,已经很贴近后世的手榴弹了,唯一的区别就是需要用明火引燃。
楚南答道:“韩二哥宽心,工坊匠人测试了不下百次,袁院长也亲眼见过。”
闻言,一旁的袁工匠附和道:“确实如此,因填充的火药多了,威力比之以往更甚。关键在于,制作更为便捷。”
原先的火器,是将火药塞进一个竹管中,再把竹管放进陶罐,四周填充铁钉铁蒺藜,罐口用黄泥封住,外层缠绕草绳。
做工复杂,需要的材料繁多,陶罐、竹管、铁钉铁蒺藜外加草绳。
虽然工坊里采用流水线作业,可效率也高不到哪去。
现在不一样了,只需用生铁浇筑一个个铁壳,运进来,工人往铁壳里填充火药,插上引线,封口,一個火器就制作完毕了。
中间省略了好几个步骤,效率自然就上来了。
而且,生铁浇筑的火器外壳,运输时也更加省心,陶罐容易在颠簸时碎裂。
韩桢笑问道:“谁研制出来的。”
楚南答道:“组装工坊三号流水线的匠人,名唤徐功。”
“赏!”
韩桢大手一挥。
出了库房,他又在楚南的带领下巡视了一番各个车间,与孤儿们联络了一番感情。
一个时辰后,韩桢一行人才走出火药工坊。
韩桢转头叮嘱道:“外面日头猛烈,不必送了。”
“好。”
楚南点点头。
拍了拍他的肩膀,韩桢正色道:“工坊保证效率的同时,安全一定要重视,这东西一旦爆炸,你比我更清楚后果。”
楚南郑重道:“韩二哥宽心,为了弟弟妹妹们的安危着想,俺会重视的。”
“你心里有数就行。”
韩桢说罢,大步走出了山洞。
回到小镇的路上,韩桢问道:“袁卿,铁制攻城炮的研发进度如何了?”
袁工匠面色忧愁道:“匠人们想出了不少法子,目前较为突出的是锻造法和铁模法。铁模法成型快,能形成流水线生产,产量高,不过有个难题无法解决,铁水浇筑时的气泡问题,始终没法解决。一连浇筑了十五根炮管,效果并不理想,冷却过后,炮管内部会出现许多蜂窝小孔。”
气泡问题,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旦捅破了,就会发现很简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