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层窗户纸,并非那么容易捅破,灵感这东西谁也说不准,运气好几年几十年,运气不好则需要三五百年。
韩桢追问:“锻造法呢?”
袁工匠答道:“锻造法因用的是熟铁,所以强度比之铸炮更高,但因攻城炮太大,没法一体锻造,只能采用分段制造,再将两段炮管重新回炉加热拼接,最后在拼接处用铁箍加固,可即便如此,也无法保证气密性,炸膛的风险并不比铸炮低。”
他跟着韩桢这么长时间,学到了不少新词汇。
闻言,韩桢陷入了沉默。
铸造与锻造,各有优劣,也同样都有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
铸造没法解决炮管里的蜂窝气泡,锻造则无法保证拼接处的气密性。
片刻后,韩桢无奈道:“先用黄铜铸一百门攻城炮!”
这个时代,铜就是钱。
一门由黄铜铸造的攻城炮,少说也有五六千斤,加上损耗和人工成本,不下五千贯。
明清乃至西方早期的大炮,都是铜铸的,后来才渐渐被钢铁取代。
并不是说,钢铁大炮强度比铜炮高,而是铜炮的成本太他娘的高了,东西方被逼得没法子了,只能不断变革技术,最后用铁炮取代了铜炮。
一门生铁铸炮,成本撑死了五百贯,是铜炮的十分之一。
但问题是,战事将起,他不可能等军工所慢慢研究,所以只能先用黄铜铸造一百门应应急。
好在青钱在齐国渐渐开始流行,不再局限于富商权贵,许多平头百姓,也纷纷开始接受青钱,因此对铜钱的需求量没那么大。
最近,银行上奏折子,提议印发一、二、三贯面额的青钱。
不过被韩桢一口否决了,青钱的成本太高,哪怕印刷数量上去了,摊薄了成本,依旧高达五十文一张,印小额青钱太亏了,他有其他打算。
袁工匠拱手应道:“微臣领命!”
韩桢叮嘱道:“五百门野战炮也不要落下。”
野战炮因只有一米长,所以锻造起来很方便,不需要拼接,也就没有气密性差的问题。
袁工匠点点头:“微臣晓得,前两个月已经命军工所下辖的工坊开始锻造了,年底之前,定能交付五百门野战炮。”
又交代了一些事宜后,韩桢率领亲卫回到界首镇。
在镇中住了一晚,第二日快马加鞭赶回历城。
……
香车之上,赵福金掀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