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转眼又五年过去。
刘姥姥第三次拜访贾府。
她如今已经近九十岁高龄,自知寿命无多,所以想最后来贾府请一次安,答谢当年贾府的救济之恩。
当年,她二次来到贾府之后,光银子就得到了五百两。回家之后,她家也置了田地,成为了一个小财主。
另外,她从贾家带回了那么多好东西。诸如太妃贾母穿得上等礼服、成化官窑的小杯子、宫里赏赐的上等丝绸、淸纱等等。
也让她在乡间大出了风头,方圆几十里地的人,都知道刘姥姥家跟王爷府有关系,谁能不高看一眼。
别说村里那些乡里乡亲,就算是地保、里正、族长、地主、秀才、举人,乃至大兴的知县都对她恭敬有加,称得上是当地的头面人物。
就连当地人们娶亲,都请刘姥姥、王狗儿坐上座,奉为贵宾。甚至王家没有功名在身,也不需要纳税和服徭役,所以王家很快就发达了,积攒了数千两银子的身家。
也正因此,刘姥姥对贾家感恩戴德,趁着还有一股气,带着外孙子板儿,带着地里种得瓜菜儿,最后一次来贾家。
……
贾母见到刘姥姥自然高兴。
尤其是见她这么有心,一把年纪还来看望自己,更是感动,因此专门大摆筵席宴请刘姥姥,并邀她再逛大观园。
“这园子我自从上次逛过,就再没忘记,总想着能再来一次就好了。今天托老寿星的福,我再走走,就算到那世也念老寿星的好处。”刘姥姥笑道。
项南也带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陪贾母、刘姥姥再逛大观园。而终究刘姥姥年岁大了,所以最终只逛了三处。
即使如此,刘姥姥依然念了几千声佛。
刘姥姥这次在贾家住了两天,随后同板儿一同离去。
离去之时,贾母特地送了她一副上等杉木打造的棺材。
其实早在二三十年前,国内移风易俗提倡火葬之前,农村很多上岁数的老人家,都会提前在家里准备好棺材。
这口棺材也被称为“寿材”,做好之后,还会专门设宴庆祝,称为“添寿”。所以送棺材也并不意味着晦气,相反一副上好的棺材,对老人来说反而是一份厚礼。
刘姥姥得了这么好的寿材,自然是感激不尽。
……
刘姥姥回去后半个月,便驾鹤西游。
贾府收到消息后,还特地派人吊唁。
两年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