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想到的人是他。
刘备在徐州,陶谦不惜赠与重兵挽留他不要回青州,最后虽然有陈登、糜竺的缘故,但确实并没有史料记载陶谦让徐州乃是虚构,或是伪造陶谦遗命。
刘备在许昌,曹操对他是尊崇有加,不但拜他为豫州牧,更升迁至左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刘备在邺城,袁绍以国宾之礼相待,让自己的亲儿子袁谭以师徒之礼侍奉刘备。
刘备在荆州,刘表将他当成骨肉同胞,到最后也生出托孤出让荆州的心思。
刘备如果是一个伪君子,这么多英雄豪杰,难道眼睛都是瞎的?
刘备临死之前,对刘禅说自己德薄,极其愧疚抢了刘璋的基业,这应该是他的真心话。
刘备这一辈子,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尽力遵循仁义二字,以仁厚为人处世,想要装,是不可能装的了的。
这只能是他真心信奉仁义,才能坚持的下来。
刘备现在虽然高兴刘封智计百出,但也担心刘封会过于重视计策,而误入歧途,失了大道。
所以才会谆谆教诲,对刘封一片呵护之心,溢于言表。
“父亲所言甚是,孩儿必定铭记于心。”
刘封知道刘备是误会了,不过他没有先行辩解,而是顺从的应了下来,随后才解释道:“父亲,我之本意,乃是请动王、刘二位劝说孔北海多做准备,交结父亲,引为外援。”
“况且王、刘二人虽然嫉恨王叔治,可也并非小人,做不出阴私鬼祟之事,况孔北海明朝秋毫,若是他们包藏祸心,孔北海如何会被瞒过?”
刘备听了刘封的解释,仔细想想,也觉得合理。
这时候的刘备对孔融,还是带着严重的滤色眼镜的,相当推崇对方。
两人又没深入结交过,只是隔空互吹了一波,刘备又恰好救了对方一次。
孔融也很给面子,并没有因为刘备边疆武人的身份就看不起他,还狠狠的吹捧了刘备一番,让刘备的声望大涨了一波。
因此,在刘备的眼里,孔融这么一个大名士,那能力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啊。
于是他就相信了刘封的解释,只是叮嘱对方这类计策,能少用还是少用的好。
听到刘备说少用,而不是不用,刘封就懂了。
自家老爹这不还是很眼馋王叔治,深怕自己就这么放弃了不是?
无奈,刘封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算了,替自己老爹背锅不算背锅,这锅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