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还好,王·皇帝·言早都脱敏了……
离开了汝南郡王府,王言并没有回家吃饭。
跟赵允让说的当然是托词,他才没朋友呢。非要说的话,也就是王安石、范纯仁、冯京这三个,不过他们都不在京中,于地方就官。
他在京中最多的,就是老部下。不论是禁军,还是其他的一些部门,更或者是街上的一个小小的军训铺里,都可能有他认识的人。
甚至于,这两天他收到的帖子堪称海量。除了一些胆子大的学子,攀关系的大户以外,就是他的老部下,都想要来拜访他。
主要是能在他手下平安的干到他离开的人,基本上都是有能力的,也基本上是受了他提携的,都是有能耐的人。他们缺的是上进的门路,但再是缺,也总能混到京中许多。王言可是已经当了十年的官,更是在西北经营七年,被他提拔的人可太多了。
至于禁军中的军官,那就更简单了。他们跟王言打过仗,受过王言的指挥,感受过什么叫强力的后勤,更感受过,什么叫能担责任、敢放权的领导。跟着王言打仗,有尊严,打的爽。
他们都想来拜访。
王言拒绝了,他不想给自己找麻烦,也不想给那些心里想着他的人添麻烦。
他回京到现在,做的最过分的事,是跟赵允让爷孙三人支开了仆从密谈一下午,其次便是每天走在路上,总能遇见军巡院的巡捕,总要聊上个几分钟。
但显然,这两件事其实一件比一件麻烦。前者牵涉储事,后者更是他仍旧掌控军巡院的实证。要知道,军巡院各部门的正编、帮闲算到一起,有近万人。而且这万人有半数配轻甲、弓弩……
不过他王某人行的端,坐的正,不怕些许流言蜚语。他也相信,赵祯以及朝臣不会误解他。
还是那句话,他直接造反,远比现在回来受排挤来的好,但他回来了,这就是他的衷心,他是大宋忠臣。
王大忠臣带着小栋梁一起,溜溜达达的去了范仲淹府上。
他这几天的日程很满,范仲淹、包拯、韩琦、富弼等等,全都是要拜访到的,国子监的事儿得往后排,这是态度问题……
感谢(栗子杯杯儿)大哥打赏555币继续支持。
日常感谢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
38149366
楞个哩嗝楞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民间小说】 www.mjnmf.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mjnmf.com,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