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老王,这位经验丰富的农民,站在河边,目光坚定地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
他的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但眼中闪烁着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大家注意,淤泥要挖得深一些,但别破坏河底的生态。”
老王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回荡在河岸边。
他卷起裤腿,拿起铁锹,率先跳入河中,手中的铁锹在水中划出一道道波纹,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农民们见状,纷纷效仿,卷起裤腿,拿起工具,跟随着老王的脚步踏入河中。
他们的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和期待,手中的铁锹在河底翻动,黑色的淤泥被翻起,散发出一股特有的泥土气息。
“老王叔,这淤泥得挖多深啊?”
一位年轻农民问道,他的脸上带着一丝迷茫,手中的铁锹在河底试探性地挖掘。
老王停下手中的活儿,转身看向年轻农民,耐心地解释道:“挖个三四十厘米深就行,这样既能保证淤泥的肥力,又不会破坏河底的生态平衡。”
年轻农民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手中的铁锹开始有节奏地挖掘起来。
不一会儿,河面上就漂浮起一层层黑色的淤泥,农民们齐心协力,将这些淤泥装入手推车,一车车地运到田边。
田边,已经铺开了一层厚厚的淤泥,阳光洒在上面,散发出一股温暖的气息。
农民们将淤泥均匀地铺开,用铁锹拍打平整,让阳光更好地晒干这些宝贵的肥料。
老王站在一旁,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转身对大家说:“这样一来,咱们的麦田肥力就能大大提升了。今年的收成,肯定能让大家笑开颜。”
周围农民们听后,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与此同时,东郊公社的农民们也在忙碌着。
中年妇女带着几位村民,来到村里的磨坊,商量着借用豆粕的事宜。
磨坊的老板是个热心肠,听说是为了提高小麦产量,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行,你们尽管拿去用,只要能帮上忙就行。”
农民们欢呼雀跃,立刻动手将豆粕装袋,运回村里。他们的动作迅速而有力,脸上洋溢着期待和兴奋。中年妇女站在一旁,指挥着大家:“大家动作快点,把这些豆粕都装好,我们得赶在天黑前运回去。”
一位年轻农民扛起一袋豆粕,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