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有些尴尬的回答:“太子殿下,技术学堂的事情,暂时还确定好没人去做。”
“确定人选,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
瞧出杨广微微有些不满,李钢便开始推脱:“学堂的教授们都是博学多闻之人,之前加了薪俸想要让他们其中一部分去负责技术学堂的事情,但是最终还是没人肯去,实非我等不愿意做,确实找不到人。”
听李钢这么说,杨广大致就了解了,似乎并不是做不起来,而是做不了。
这群高傲的文人墨客,做不了!
对于这群文化人来说,谁都不愿意放下身段来给那些天赋不够,能力不足的,将来可能也不会有什么远大前景的普通人教课。
现在的学堂内虽然有了平民学子,但是这些学子也都是万里挑一的好苗子,都是顶顶聪明的人。
就算出生寒门或者庶民,但是按照大隋现在的情况,将来这些人只要考中了科举就算当不了大官也能当小官,都是社会的高层人士。
而技术学堂的定位,决定了里面出来的学子,最终会成为工人,商贩,最好的结果不过是某座工坊的负责人,富甲一方的大商人。
文人清高,如此弟子自然是看不上了。
文人追求的境界都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是埋在我们文化根源中最顶级的傲慢,而就算至今似乎所有人依然都觉得它没错。
在华夏玩阶级歧视最终都是玩不通的,因为老祖宗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刻在华夏人的骨子里,反抗精神埋藏在温和的血脉之下。
但是士农工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却也框住了从古至今的所有人。
两者似乎很矛盾,但是似乎又不矛盾。
杨广略微有些失望,自己对于王隆王夫子是有一份敬仰在的,他觉得王隆是读书人,眼界高且开阔,应与常人不同。
但是技术学堂这件事情上的阳奉阴违让杨广明白了王夫子的眼界高则高矣,却仍被时代被自身的清高局限着。
杨广对李钢说:“李夫子,技术学堂还是要办的,大学堂还有很多空余的地方,划分一个地方出来,绰绰有余,我就将任务交给你了,你可别让我失望啊。”
李钢面露难色,但是听着杨广这坚决的语气,也不敢说一个不字。
可是真要接下了这事情怎么做得?自己去教一群连字都写不好的白丁?这传出去自己也别混了。
最终硬着头皮说:“太子殿下,微臣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