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他们就不顾安危地蜂拥而上。
“当时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他们的列车没有开车窗,只挤上了少量的农民工。
这时站台上来了另一辆蒸汽列车,农民工又奋不顾身地去扒那一辆列车。担心出现危险,火车司机往外放白色的蒸汽,警察和保安人员也上前阻止。”
两列火车都开走后,成浩发现站台上还是黑压压的一片农民工。
这一个個年轻的生命,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渴望,迫切过崭新的生活。
“就从那时起,我决定创作一部反映农民工闯广东的电视剧。”成浩说得很是动情,到达广州后,成浩打电话与大学同学、编剧谢丽虹取得联系。
谢丽虹是珠影厂子弟,与成浩、张先都是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的同班同学。
大学毕业后,谢丽虹被分配在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当编辑。成浩将自己的创作意图与谢丽虹一沟通,她也很有兴趣。
因为谢丽虹每年回广州过年,见证了农民工给广州带来的变化,及自身崭新的精神面貌。
成浩赶紧给台里打立项报告,领导给他批了1000元创作经费。
随后,成浩与谢丽虹去广东东莞采访,他们与外来妹一起吃饭、聊天,同在流水线上作业。
外来妹的生活条件艰苦,住铁皮屋子,夏天非常热,里面没有空调、电扇,但她们反而喜欢这种生活。
成浩与谢丽虹一共采访了120多名女工,积累了大量鲜活的素材。
“所以,您这部电视剧就叫外来妹?”江浔笑了,笑得有点如释重负,搁后世,这部电视剧不会起这么土的名字,起码得叫作《深圳女子图鉴》什么的。
可是这部顶着土味名字的电视剧,讲述了90年代初6个从穷山沟赵家坳来广东打工的女性的不同命运,这是一部最早反映广东地区外来打工者生活的电视剧。
1991年,此剧一播,轰动全国,叫好又叫座,先后摘桂1992年第十二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第十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首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外来妹”这一称谓也走出广东,成了全国通用词汇。
“江浔,我知道,你现在拿好梅花奖,在国际上也得了奖,我们的电视剧计划拍摄十集,每集你的稿费是四百块钱,你看行吗?”成浩说得很真诚,也很热切。
四百块钱,十集下来就是四千块钱,这可比江浔拍封神榜时高多了!
可是他不想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