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尽管李毅安很希望能够利用英国进行战略收缩的时机,扩大在伊拉克等地区的影响,但事情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阁下,在伊拉克,当地人并不喜欢包括英国人在内的外国人的存在,二战期间,英国虽然重新占领了伊拉克,但是战后,他们就通过谈判使得英国从伊拉克撤军。虽然英国试图通过《英伊条约》的方式,来监督其军队,控制其外交事务,将且将其在军事物资和训练方面仍与英国联系在一起。但是对《英伊条约》的强烈反应,就是当地民族主义者发动了叛乱,以抗议英国在伊拉克的持续存在。而赛义德为了安抚叛乱分子,宣布拒绝《英伊条约》。”
作为外交总长的李国仁,对伊拉克的了解远超过李毅安,也正因为如此,在知道阁下有插手伊拉克的意图后,立即表示了反对。
从奥运村工地回到官邸之后,他立即就这个问题,向阁下进行了单独的汇报。
“而去年的“运河危机”中,伊拉克作为英国的盟友,对英国的支持,也导致其民众普遍反对,他们大都同情埃及并回应泛阿意识形态。与此同时,英国主导了伊拉克治理的所有领域:国家政治和改革、区域政治以及经济政策。所以许多伊拉克人对该地区的西方大国,尤其是英国人的存在感到非常不满,而这种不满,正是其内心潜在的动荡因素。”
看着一言不发的阁下,李国仁强调了他的观点。
“现在的伊拉克实际上就是暴风雨的前夜,并不是我们进入伊拉克最好时机,我们既不能取代英国的传统影响力,也不能弥和当地人对西方大国的不满,甚至可能会引火烧身,把我们变成靶子。”
听着李国仁的反对,李毅安缓缓地从桌前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步。他站在窗前,注视着颜色像蓝宝石一般的天空。然后思索着伊拉克明年的那场革命以及随后其政局变化。
见阁下站在窗边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李国仁想了想,便解释道。
“阁下,在我看来,如果我们在进入伊拉克,应该在叛乱发生之后,而不是在叛乱之前。叛乱发生之后,我们是以拯救者的身份进入,可以收获一部人的感激,叛乱发生之前,我们则是所有人的敌人,那怕是在王室的邀请下,当然……”
尽管李国仁的建议看起来非常的残酷,但这就是国际外交游戏中最真实的一面,任何国家都是以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来考虑的,至于其它国家的命运一点都不重要。
看着一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