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菲利普斯叔叔,”霍尼很有礼貌地道谢,只不过对方再继续聊两句,就有点紧张了。
因为小霍尼记得,有次一个阿姨问他生日,一时之间忘记了,被父亲骂了。直接导致,再有大人做出询问的架势,小霍尼依然会下意识地紧张,哪怕当下父亲肖恩并不在。
“父亲,我来帮你忙,”即便这个叔叔经常来,小霍尼与之单独相处也挺紧张,他跑进厨房。
菲利普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今天有他关注的球赛。
结果他支持的队伍踢得太差了,甚至达到不忍直视的地步。拿出给剩下一本蛤蟆先生。
反正要骂执政党,顺带着要骂顾陆,无聊时看看也可以。
怎么个蛤蟆先生,菲利普斯看完导读,惊奇地发现,整个故事背景居然是《柳林风声》。
怎么形容柳林风声这个童话故事呢,在2016年,还在大嘤热销榜前五十挂着。成书有一百来年,改编过动画片、舞台剧、有声广播等等形式。硬要代还,柳林风声在大嘤选民中的认知度,等同于西游记在华夏人民的认知度。
故此,菲利普斯瞬间就有亲切感了。
同时小伙伴们应该也能理解了,为何作家要进行心理学科普,非要套用个童话的背景。这种动物拟人化,太容易原创了。
光是科普心理学的,你愿意看吗?
如果是借用孙悟空、猪八戒,科普心理学,是不是阅读兴趣就高多了?相同的道理。
菲利普斯阅读兴趣被吸引起来了,“顾陆还算是有点小聪明,柳林风声的故事,还是我小时候听我妈妈给我讲的。”
一开始,菲利普斯是带着笑容的,但后面的,脸色慢慢凝重了。
因为他感受到顾陆好像玩真的。
借苍鹭先生之口,提出了儿童时期会遭遇的情绪有四种类型:“你好,我不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也不好”“我好,你也好”。
身为记者,菲利普斯不懂什么心理学,但对人性是懂的。他虽然不认同,成年人的个性完全来源于儿时经历。但也确实,童年时期,长期用哪一种情绪应对周边的事,就会形成以来。长期是第一种,也就是面对父母和周边的人,长期以你好就行了,我不好也没什么,长大后确实会自卑、敏感。
菲利普斯想起了自己的顶头上司,感觉小时候选择的情绪坐标应该就是第二种。非常容易愤怒,并且对手下的记者非常挑剔。
而童年坐标长期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