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在内地拍的第二部电影,名叫《海市蜃楼》。
这部电影取材于卫斯理系列之《虚像》,故事具有很强的传奇色采和异域风情。
本片取景十分讲究,导演徐小明花血本深入XJ的河谷和沙漠,拍出了丝路遗迹,在当时的观众眼中只是画面就值回票价。
即便以宁卫民这个穿越者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也相当出色。
那是要特效有特效,要动作有动作,要场面有场面,要情节有情节,要人性有人性,兼具探险寻宝角、逐竞赛各种丰富元素,更难得的拍出了西域风情和西片气魄,属于华语片里极为少见的优秀电影,都很难给其归类。
而且也正因为这部电影,我们的国人不但被科普了关于“海市蜃楼”现象的光学原理知识,也真正记住了另一个功夫片演员——于荣光。
所以宁卫民立刻想到,为什么不把这部电影给弄到日本来公映呢。
要是顺利的话,正好趁着《敦煌》这部电影的热度,把咱们国产片在日本也卖个好价钱。
只可惜,宁卫民想的是挺好,可具体接洽却并不顺利。
这电影毕竟是合拍片,大陆和港城各自可以在自己的本土市场随便公映,但海外市场就得合计着来了。
华夏电影制作公司没办法做这个主,必须征得嘉民娱乐有限公司的同意才行。
而徐小明一开口就给宁卫民报了一千万港币的价格,这就让宁卫民就不好办了。
这也就是说,这部电影必须在日本卖出那部《中华英雄》的价格,宁卫民才算小赚。
可问题是,那部电影是李联杰主演的,自带流量和粉丝啊。
那徐小明和于荣光又如何能跟他比呢?
宁卫民要给出这个价格,肯定就成了冤大头,需要冒不少的风险,那怎么成?
宁卫民自然就要讨价还价,但饶是他把嘴皮子磨破,又谈了好几次,对方也不接受他给出的六百八十八万的吉利数,坚持索要一千万港币,居然一点也不肯降价。
对方的态度很坚决,说宁卫民花三千万港币从新艺城买了两部《倩女幽魂》,又花了一千万从银都机构手里买了《中华英雄》,他要是降价不是傻瓜是什么?
他还告诉宁卫民,说《中华英雄》在港城票房才一千万港币出头,而他的《海市蜃楼》可是卖出了一千六百八十万港币的票房呢。
他要是以低价卖给宁卫民电影,怕是全港城的同行都要笑他呢。
这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