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还有赚了,第三胎生不生都无所谓。
这顿酒,一直喝到下午五点左右才结束。
陈达聪红光满面的说道:“姐夫,那我就先回去了!”
邓世荣道:“天都快要黑了,要回明天再回吧!”
陈达聪笑道:“不留了,我现在心急着呢,得回去跟阿明聊聊木衣夹厂的事。”
邓世荣失笑道:“屋里有好几辆单车,你挑一辆骑回去吧!”
陈达聪闻言也不推辞,把邓世荣从生产队买的那辆二手单车挑出来,拿上他那个装甲鱼的麻袋,乐呵呵的回家。
目送小舅子离开,邓世荣对外甥女说道:“大芳,你家大虎(卜大芳的大儿子,那俩兄弟乳名一个叫大虎一个叫小虎)明年该上学了,到时把他接到那耶小学读吧,这样也方便你们照顾他。”
跟自己舅舅卜大芳也不客气,直接点头道:“好的,那等过完年了我就让他过来读一个学期的学前班,到时再跟着学前班的同学一起读一年级。”
这个年代别说是农村了,就是公社都没有幼儿园,只有县城才有几家幼儿园,所以农村孩子读书都是直接上的学前班。
而现在那耶小学的学前班不仅没有教室,就连书桌和凳子都没有,只是在那耶邓氏的老祠堂那里弄块黑板,由学校教其他年级的老师过来上一下课。
来读学前班的学生,就只能每天从家里带张凳子过来,等放学了又带回去,这对于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挺不容易的。
老祠堂上面还供奉着几十个灵牌呢,在这种环境下上课,估计后世的人是很难想象的。
……
在农历十一月快走到尽头的时候,阳历也正式迎来了1984年。
1984年,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这部史书里,注定是一个重要的年份。
这一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首次南巡,作出“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一判断,为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奠定了时代的最强音,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道路。
在元旦那天,邓世荣收到了二儿子写回来的信,在信中二儿子告诉了他一个天大的喜事,那就是建国35周年的国庆大阅兵,他们北大的学生将有幸参与其中,而他便是众多参与者中的一员。
看到这个消息,邓世荣是真的高兴,那可是1984年的国庆大阅兵啊!
这一年的国庆大阅兵在后世那是直接封神了,被国内外誉为地表最强的阅兵。
尤其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