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陛下之睿智,常人不能及也,殿下还年轻,只要用心,日后超越陛下也未尝不可!”王猛安慰道。
另一方面,接到圣旨的蒋琬已经进宫,向邓昇谢恩了。
邓昇屏退左右,然后对蒋琬说道:“蒋卿,你应该知道朕任命你为太子太傅的意思吧?”
蒋琬点了点头,说道:“臣明白,臣一定会尽心辅助太子殿下处理政务的,同时为陛下看住胡惟庸!”
邓昇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蒋琬是已经领悟到了自己的意思,于是笑着说道:“蒋卿明白就好,不过你可不能单单看着胡惟庸就行了,太子还年轻,在处理政务上,还不够熟练,你要多加教导,同时,要树立起太子在文武百官之中的威望。”
“陛下放心,臣明白!”蒋琬点了点头,说道。
而此时的胡惟庸也已经知道,蒋琬出山,重入朝堂的消息了,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胡惟庸的想法就是,蒋琬是冲着他来的,于是他第一时间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商议。
不过胡惟庸的一群心腹里面,真正信得过的人并不多,就只有一个工部尚书刘健,刘健出身户部郎中,当初平定荆南四郡之后,胡惟庸便举荐刘健为长沙太守,后来设立六道,刘健又出任江东道刺史,胡惟庸上位尚书令的时候,碰巧工部尚书柳城辞官,胡惟庸便运作一番,把刘健调回宛城,出任工部尚书,但是江东道刺史可是一个重要职位,胡惟庸可不愿意放弃,于是便提拔了桂陵太守费祎出任江东道刺史,而费祎也顺理成章的成为胡惟庸的人了。
而六部尚书里面,有一半是曾经蒋系的势力,分别是户部、刑部、吏部,可是胡惟庸虽然接手了蒋系的势力,可是却没有办法将三大部门控制住,现在的户部尚书是诸葛亮,人家是苏系的继承人,可不会买胡惟庸的帐,礼部尚书陈群就更不用求了,人家是颍川世家的代表,同时也代表着邓国各大世家的利益,刑部尚书范仲淹、吏部尚书寇准,这都是老臣了,论资历,不输于胡惟庸,没必要听胡惟庸的吩咐,兵部就更加不用说了,从三省六部设立至今,尚书省就未曾掌控过兵部,所以三省六部之中,真正听他胡惟庸的就只有工部了。
“相爷,陛下加封韩国公为太子太傅,入东宫任职,恐怕是冲相爷来的!”刘健有些担心的看着胡惟庸说道,毕竟他现在已经与胡惟庸属于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如果胡惟庸倒霉了,他也不会好过。
胡惟庸脸色阴沉,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蒋琬就是冲他来的,而邓昇在这个时候加封蒋琬为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