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崔浩的一句喊声,在内侍的陪同下,邓灏身穿太子服饰缓缓的走进乾阳宫,面对邓昇跪拜道:“儿臣邓灏拜见父王,愿父王千秋万代,江山永固!”
邓昇点了点头,然后向崔浩道:“崔卿,宣旨!”
崔浩拿出一道诏书,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读道:“寡人常闻国本者,国之根本也,寡人自武庄王十六年登基起,至今二十有三年,今有嫡长子灏,英明果敢、文武兼备、深受朝野拥戴,宜奉宗庙,遂上表皇天后土,祖宗社稷,立嫡长子灏为太子,日后参知政事,辅助君王,造福社稷万民!”宣读完毕之后,崔浩合上了诏书。
而跪在殿下的邓灏则是高声喊道:“臣叩谢大王深恩,今日定下竭尽所能,辅助君王,安扶社稷万民!”
“请大王授予储君冠冕!”随后,崔浩又喊道,邓昇缓缓的从王座上站起来,走到邓昇跟前,接过内侍手中的专属于储君的冠冕,亲手为邓灏带上,然后扶起邓灏,沉声道:“自今日起,你便是我大邓储君,当谨记祖宗教诲,不忘初心,匡扶社稷,造福万民!”
邓灏拱手严肃道:“儿臣定当不负祖宗之重托,为大邓、为万民鞠躬尽瘁,万死不辞!”
“臣等拜见太子!”众臣向邓灏行礼道。
“诸卿免礼!”邓灏转身向众臣道,储君亦是君,从今日起,邓灏就是邓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当受此礼。
立储大典结束之后,邓昇又在景泰殿设宴,席间,邓灏轮流向众臣敬酒,宾客尽欢。
当夜,邓灏喝得烂醉如泥的回到了尚理宫,尚理宫位于王宫东边,被邓国人称之为太子东宫,在这个时代其实并没有什么东宫之说的,但是在邓昇决定立邓灏为储君的时候,就下诏宣布日后尚理宫为太子住所,永为定例,也就是说日后无论是谁当上邓国的太子,都会入主尚理宫,而从那一刻开始,尚理宫也就被称之为东宫了。
立储大典结束之后,邓灏也结束了自己行走三省六部的任务,回到了乾阳宫,跟随在邓昇左右,为邓昇处理国家大事,而为了栽培邓灏,邓昇也开始将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政务交给邓灏处理。
邓灏在这些年一直都在学习政务,能力很强,有邓灏的帮助,邓昇也变得轻松了许多,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日渐年迈的崔太后。
乾元二十年十月,北方和中原大地开始进入隆冬,大雪纷飞,天下诸国都暂停了一切的军事行动,而此时征战巴蜀的常遇春大军也班师回朝了,邓昇让新储君邓灏率领文武百官亲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