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然后良善主官或死或亡,剩下的都是暴虐的主。
而现在兖州、豫州、荆州、青州等地就是差不多这个情况。各称为长,称校尉者更是多如牛毛。
这个时候还维持着稳定秩序的鲁中南自然就成了周边地区黔首们的乐土,所以在这三年来,大量人口开始迁移到了这一地区,具体人数有多少呢?虽然无人统计,但从各家都开始雇得上田客,这人数就少不了。
因为鲁中南地区的大部分田土都被分了下去,所以这些逃到鲁中南的外乡人几乎只有与人为佃这么一个出路。
如此,鲁中南的农户们不过三四年就摇身一变成了有房有田有徒隶的地头了。
这种速度之快,大大出乎制定此策的所有人预料。
原先,张冲在规划田政的时候,也考虑过各家实际情况不同,所以鼓励社里实行互助帮扶的形式,帮助社里困难户脱贫。
但随着生活情况的变好,这种想法却发生了变化。
诸葛珪从故吏那里得知,这种互助在下面的里社几乎就是名存实亡。
这名故吏给诸葛珪两个理由,一个是里社之间凝聚性很差,一个是大家心思变了。
原先地方上的里社是以宗族为依托,虽然也不断析户,但也是聚族而居的。
但之前泰山军在分田的时候,为了打碎地方上的土豪根基,都是将各户打散的安置成社的。
这种安置固然消解了土豪集众的根基,但也消解掉了乡社之间的救济能力。那些孤苦贫弱,根本无人帮助,只能反贫。
而这种基层结构的转变,自然也改变了大家的心态。
一些有禀赋,踏实肯干又有点关系的,很快就在这种均田地的起点中发展起来了。
他们一门心思的要多占田,多雇佃,只将这段平等的发展机会当成家族跃迁的最佳时期,哪有时间和心思去帮扶那些落后的。
那些人在他们眼里,就是又懒又横的,帮什么帮,都来占他们便宜。
也确实,这里面不少人当年就是乡里的盲流,不事生产。分了田后也不愿意伺弄,偏就到处拆借过日。
而且这些人还有点关系,知道泰山东麓的一些里社之前就因为有民户返穷,所以就又开始分了田了。
这些人估计此政很快也会在鲁中南地区铺开,毕竟实行这项政策的据说是泰山军的二魁,那还不稳稳的?
所以这些人有恃无恐,借人粮完全就没想过还,毕竟当年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