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自己办事还是得力的,便在咸丰面前说巴夏礼坏话。
言此人自小生长在大清,对大清最了解,馊主意也最多。一定是他向洋人出谋划策,图谋不轨。
由于巴夏礼给额尔金充当翻译,商谈条约之时也在场,能讲一口流利的官话,特别活跃,因此见识粗浅的桂良很讨厌巴夏礼,认为巴夏礼给洋人出了很多馊主意,是洋人的智囊,洋人里头非常重要的大人物,只要除了巴夏礼,洋人就如同刘备失去了庞统。
当然,桂良要置巴夏礼于死地的最重要原因还是因为巴夏礼这个洋人竟敢直接来京师城,坏了他的功绩,坏了他在皇上心中得力能干的好奴才形象。
其次就是面子问题,巴夏礼能说一口流利的官话,要是通过巴夏礼这张嘴,让其他人知道了他在洋人面前卑躬屈膝的样子,他桂良的脸往哪里搁?
桂良铁了心要置巴夏礼于死地!
花纱纳和桂良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也在一旁煽风点火。
咸丰帝本就年轻气盛,况且这次洋人真的进了京,坏了规矩,让他颜面尽失。
“洋人欺我太甚!”
咸丰帝一怒之下下令处死巴夏礼并随行的100余名英国人。
和洋人谈判期间,各地的勤王兵马已经陆续抵达了京师,这也给了咸丰和英法联军决战的底气。
目下京师城附近拥有帝国最精锐的步兵和骑兵,可用的野战兵马高达四五万,难道还怕你万余西洋蛮夷不成?
咸丰下令以僧格林沁为主帅,兵部右侍郎为副帅,统领蒙古科尔沁部野战骑兵、察哈尔部八旗、索伦部八旗、粤勇、及京津地区八旗绿营收复天津,一举消灭驻扎在天津的英法联军。
僧格林沁此前只和太平军、捻军之流作战过,没有和英法联军交过手。
此次大清兵强马壮,对洋人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僧格林沁对此战充满信心,认为这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僧格林沁当即表示愿意出战,群臣们为迎合上意,纷纷站在咸丰这一边,支持对洋人作战。
一时之间,群臣情绪激昂。
群臣中,最清醒的人只有梁绍琼和潘仕成两人。
他们对洋人的战术战法比较了解,认为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切不可和洋人轻易浪战。
但他们的话没人听的得进去,反而被群臣众嘲为懦夫。
梁绍琼心知大局已定,和这些连英国法国在哪里都不知道井底之蛙认真分析当前形式和对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