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之能,率虎狼之师,纵横幽州,无有能挡者。”
“这就对了。”镇东将军缓缓说道,“所以赵君,现在可以告诉我,想要设伏蓟县来的援军,究竟是哪里最合适了吗?”
有韩龙这个老幽州人在,再加上纪阳纪晖俩兄弟,镇东将军就算不能对幽州了若指掌,至少对主要县城与主要交通要道,也是有所了解的。
蓟县与渔阳县之间的官道,狐奴山隘口确实是最合适设伏的地方。
赵恺之前并没有说谎,但这个时候前去狐奴山隘口,已经来不及。
因为渔阳县离狐奴山隘口,大约有五十里。
也就是说,按时间算,蓟县的援军,这个时候已经通过了狐奴山隘口。
赵恺身子一颤,终于双腿一软,匍匐下去:
“不敢瞒将军,过了狐奴山,想要至渔阳,还须经过沽水(白河)和鲍丘水(潮河)。”
(注:三国时期潮白两河尚未形成稳定合流,现代合流段系元明清多次改道形成,古鲍丘水与沽水各自独流入海,在今通州以北互为平行水系)
“此二水有三处渡口,分别是离渔阳五里的鲍丘渡,七里的沽津渡,以及十二里的密云渡。”
“若是在此三处设伏,半渡而击之,必能成功。”
“善!”镇东将军这才满意地重新坐下,问道,“那依赵君之见,蓟县来人,会在哪里渡水?”
有了一,便有二,赵恺苦笑叹息,终还是放下了最后的心理负担,回答道:
“渔阳南边五里的鲍丘渡,那里水面最窄,建有浮桥,最是方便。”
“好!”镇东将军击掌道,“既如此,我便依赵君所言,伏击蓟县来人,不知赵君可愿助我?”
赵恺叩首:
“将军仁厚,恺幸逃得一命,有机会弃暴投明,岂敢不尽心竭力,以助将军?”
能坐到太守这个位置,赵恺自然不是傻子。
河北完了。
在关翼虎率七千汉军铁骑闯入幽州时,再迟钝的人,也能看得出来,河北完定了。
关翼虎刻意提起昭烈皇帝以及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赵恺已经完全听明白了其中的含意。
既然大汉念旧情,此时不投汉,难道还要跟着这伪魏共存亡?
涿郡赵氏在昭烈皇帝起兵,时就已经证明了对大汉的忠诚。
而我,自然是要继续证明自己的忠诚!
当然,如果能顺便带领赵氏走向辉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