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不明白,现在才有些恍然。”
“至诚为功,至善为德,功是善行,德是善心。两者合一,才是功德。”
“《聊斋志异》之《考城隍》中有这么一句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这句话,往往被人曲解了,为什么人家做善事,为什么不赏呢?很多人以为是刻意的做善事,也不提倡给奖励,但错了啊,这话的意思不是这意思。”
“说的是有善行,却无善心,只是功利心,所以这才虽善不赏,但这不赏的是什么?不赏的是德,因为这德是你的善心,这德你能骗别人,骗不了自己。”
“站在城隍的角度来看,我知你做了许多善事,但你本心不是善心,所以我不赏你,我也赏不了你,也不会赏你。”
因为城隍是掌管鬼怪的神灵,也是超凡修行者,唯心主义者,考虑事情不看影响,只看本心,同时他是死后生灵的审判者,而非奖励者,他要赏了,就是逾越了,能奖励的只有阎王。
但现实社会是生者的社会,更是唯物主义社会,却不能认同这话,管你有没有善心,你做了善事,就要被奖励,不然没人会再做善事。
“另一层的意思是,你若是至诚为心,至善为行,自然功与德皆备,功德加身,本就是最大的奖励。”
古人说话简洁,又深涵多意,是以让多人误解。
能写出这样的简洁大义的句子,也是自身有功业修行之人,明白善恶是非之本质,已非凡人之列,而是站在超凡角度上,即阴间世界的事情考虑问题。
有心为善者,本心不纯,鬼心自然不纯,这种鬼到了阴间也不会是什么好鬼,我赏你做什么?
我不是生间的王者,我不需要百姓的奉养,你所做的再多好事与坏事,对我也没有意义,我不管你那些事,若有罪业或功果,自然有阎王奖惩。
这就是后续那话,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超凡角度上,唯心才是最重要的,现实都有不知者不罪的说法,更别说阴间了。
以上这是从神灵的角度考虑问题。
而放任到真实现实中。
不论这世上有没有神灵,存不存在阴间,功德都是有的。
但这功,就好像投资做生意,你做善事了,不管你是有心还是诚心,未必会得到回报,恩将仇报的事情不知多少。
而德不同,当你真心实意的做好事,不求回报时,那种得到心灵满足的愉悦感,你分享不给别人,别人也给不了你,而只有你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