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
顾朝辞问道:“这些地道、石窟建构宏伟,少说也是数十年之功,且耗费人力物力极巨,到底是何人遗留下来的?”
李秋水接道:“虽然师尊当年将这里传给大师姐,但此地早已存在,先前主人是谁,却是一个谜了。”
童姥也点了点头。
顾朝辞心想:“逍遥子说白了也就是一个鸠占鹊巢的人,难怪他立下规矩,不让外人知晓逍遥派,或许也是武功得于他人,才自觉有亏,怕这些武功被人家正统传人撞见,丢了大脸。”
几人行了二里有余,童姥伸手推开左侧一块岩石,说道:“这里面便是石室,修为不够者,看也看不得。想我灵鹫宫人众虽多,如今却无一人能看。”言下甚是唏嘘。
四人走进石室,只见四壁岩石打磨光滑,石壁上刻满了无数径长尺许的圆圈,每个圈中都刻了各种各样的图形,有的是人像,有的是兽形,有的是残缺不全的文字,更有些只是记号和线条。
圆圈旁注着“甲一”、“甲二”、“子一”、“子二”等数字,圆圈之数若不逾千,至少也有八九百个,一时却哪里看得周全?
童姥说道:“这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阳掌等武功都尽数包含在这?我往往经月不出,便是揣摩后面石壁上的图谱,只是内力有所不济,有些图谱上的武学终究不能融会贯通,师弟内力惊人,当无可虑。”
顾朝辞连称不敢,举起火把,端详编号“甲一”的圆圈,一看之下,便认出圈中所绘,是天山折梅手第一招的起手式,说道:“这是‘天山折梅手’。”
童姥点头道:“不错!甲后都是。”
看甲二时,果真是天山折梅手的第二招,依次看下去,天山折梅手图解完后,便是天山六阳掌的图解。无崖子在擂鼓山所传的逍遥派各种武学奥秘,尽皆注在圆圈之中。
童姥说道:“师弟,这石壁上天山六阳掌之后的武功招数,嫣儿能做到,我们师兄妹,就有些力不能及了,你且来试试。”
顾朝辞点头说好,他九阳神功已臻大成,全身内息、肌肉皆能操控自如,任何艰难的武功也是一练即会,按着图中所示,运起真气,只学得数招,身子便轻飘飘地凌虚而起。一时间只觉精神勃勃,内力充沛。
童姥与李秋水对视一眼,无不羡慕。李秋水叹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她与童姥一样,在西夏皇宫也刻下了图谱,不停研究。奈何这些图谱,自己终究力所不及,而今王语嫣与顾朝辞却是一学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