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这点之后,会议讨论的内容就变成了要如何解决找场地难的问题。
对此,有人提议当届影后影帝无偿为举办地当一年形象代言人。
也有人提议增加一个慈善拍卖的固有环节,所筹善款全部交由当地慈善组织。
还有人提议把一年换一个地方,改为三年或五年换一个地方。
总之,最后,在没有任何人特意询问周子义意见,周子义也没主动开口的情况下,金鸡奖改为一年一届的提议就已经高票通过。
这个议题结束之后,下个问题是增加新人奖的提议。
相比前一个问题,周子义原本以为,这种小问题,应该很轻松就通过了。
但结果,这个问题争论的激烈程度,竟然远远高于前一个问题。
有人举例说金像、金马有最佳新人奖。
但立马有人用奥斯卡、欧洲三大来反驳。
有人说增加个最佳新人奖又费不了多大的事。
但马上就有人反驳说,光是对新人的界定,
都是件非常费力的事。
因为按年龄算,有可能出现奖项一直被一个人霸占的情况。
而严格按出道作品算,可能一年都凑不出个提名名单。
像百花奖那样模糊定义,让出道十多年的人还能拿这奖,那这奖简直就成了个笑话。
发了还不如不发。
争论了很久,也没争论出个结果。
直到这时,才由大哥成开口,第一次询问了周子义的意见。
“小周,你是在场所有人中,唯一一个还算新人的人,你来说说你的看法。”
这是周子义自己提出的建议,他自然要支持。
因为一旦松了口的话,恐怕他后面那些建议,就一个也别想通过了。
“我支持增加新人奖,关于新人的定义,我觉得,按照正常人理解,既然是新人,那就应该只考虑出道作品吧?”
“那如果凑不齐提名名单怎么办。”立马有人追问道。
周子义从容道:“提名名额不固定不就可以了?甚至如果哪一届一个出色的都找不出,可以直接不发,空出来都行,那样不正好可以显示我们宁缺毋滥的专业性吗?”
“可这样对某些演员来说岂不是很不公平?比如之前和你搭档的杨芈,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出演了武状元苏乞儿,按这规则,她因为这种龙套角色而永远错失最佳新人奖,是不是太遗憾了?而且出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