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经年逾古稀的他,14岁便加入了革命,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的他戎马半生,而在离休之后,他又为了完成当年的一个承诺,拖着带病的身躯,硬是单凭一己之力,完成了眼前的烈士陵园。
“当年啊,条件没有那么好,我们几个还都是孩子呢。”再一次坐在了竹椅上,老人端着一杯茶水回味着当年。
虽然时间过去了几十年,但是一切都是历历在目,而当年的战友,就好似活生生的站在他面前一样,每当想起这些,老人都觉得是那么的亲切。
1938年日军占领蚌埠,这里成为淮北苏皖边区抗日根据地的西大门。他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长大,目睹国人被杀戮的场面。
14岁那一年,在学校一间破旧的教室里,他和其他8位同学自发成立尖刀班,誓言抗日,抱着必死的决心,他们相约,伤了,互相照顾,死了,活着的人收尸。
由于日本的残害,大部分战场上的尸体都是不完整的,为了能够认领战友的尸体,他和他的战友们都在手臂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以便于将来认领尸体。最终,这个约定由他来完成,在他剩余的生命里守墓成立他唯一的使命。
听着老人描述着当年的惨烈战斗,坐在地上的云天,却眼圈泛红,一个承诺,让戎马半生的他放弃了离休后的天伦之乐,更是放弃了清闲的生活,省吃俭用,把自己一生所有的积蓄全放在了陵园的修建上。
淮北西大门抗日烈士陵园里安放着23位烈士遗骸。每个墓碑上都详细记录着烈士的生平和牺牲时间。
其中12米的碑廊刻着2400多个烈士的名字,这项耗资上百万元,占地22亩的陵园,都是老人历经数十年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肩扛手挑而成的,烈士们的碑文也是他亲手撰写并刻上的。
自从2008年老伴去世之后,儿女们把老人在陵园住处的锁撬开,把他的被子和衣服搬回了城里,可老人当天就返回了陵园。他说,他死也不会走。
之后,老人开始一个人独守陵园,建设指挥、浇树扫地、洗衣做饭,给来访者讲烈士事迹;闲时则练练书法,编写历史材料。
在老人的起居室里,只有床、衣柜、沙发等几件简单破旧的家具,电视机是黑白的,空荡荡的冰箱冷藏室里只存了几个生鸡蛋和吃剩的小半碗大葱炒鸡蛋,简易鞋架上的几双鞋子磨得不成样子,沾满泥土。
对于现在的生活,老人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他反倒觉得亏欠战友更多,当年别说吃鸡蛋,就连见都很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