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来到海云庄园也不是仅仅是来看看各位学者,他也是来讲课,讲课的主题就是空间导向基因理论,如果能够真正理解这个理论,可以解决很多专业的难题。
比如全世界对周围神经修复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平台期,全世界的研究都没有取得令人鼓舞的进步,那是因为基础理论没有取得突破,有了空间导向基因理论之后,曼因斯坦教授在这方面就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虽然现在看起来还只是突破一点点,但是已经很不容易。
在大家自发的簇拥下,杨平走进了会议室,他的演讲将在这里举行,几百个大佬,他们还带着自己的优秀学生,算起来差不多现在会场有两千多人。
面对着两千多人,杨平显得极为沉稳老练,因为空间导向基因力量非常抽象,它是一种全新的理论,杨平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演讲,这样大家可以容易理解。
一番精彩的演讲之后,会场掌声雷动,几诺贝尔奖获得者当场开始提问,其它学者也是跃跃欲试。
这些学者之前对杨平不了解,但是来中国后大家才知道杨平是一名外科医生,拿手术刀的外科医生居然科研能力这么强,不仅在临床上推出了很多研究成果,而且在基础医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一个比曼因斯坦教授更加神奇的跨专业天才,从骨科到整个外科,然后再到干细胞、肿瘤等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会场的学者无不惊叹不已。
曾经的曼因斯坦教授因为涉及多个专业领域,而且在多个领域取得杰出成绩,顺便还拿了一个诺贝尔奖,受到全世界医生和教授们的崇拜,现在杨平比曼因斯坦教授更夸张的天才。
“杨教授,你每天除了科研工作,还需要做手术,是真的吗?”
一位来自美国医学及生物诺贝尔奖获得者提出这个跟议题无关的问题。
杨平对着话筒说:“这是真的,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这样,我们中国很多医院的医生都是这样,在从事临床工作的同时还需要从事科研工作?因为在我们看来,一个优秀的医生必须具备临床和科研两方面的能力,才能推进医学的进步。”
''很难想象,你是如何安排时间的,我完整地看过你的所有论文,那些研究成果单独一项都需要耗费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有些几乎可以耗费毕生的精力,但是你却在短时间内全部做到了,真的难以置信。”
这位先生表示惊叹,他最清楚杨平的这些科研成果的价值,如果换做是他来研究需要多长时间。
“我有优秀的团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