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养两天,秦浩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把秦家的情况摸了一遍,毕竟原主才六岁很多信息他也不清楚。
秦家属于扶风郡大族,虽然比不上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五姓七望,但也是十分庞杂的大家族。
光是秦浩这一代就有堂兄弟十三人,父亲秦放这一辈也有五人,秦放是大房一脉长子,自幼聪颖,学识渊博,再加上世家子弟的身份加层,在朝堂上既有名望,在文帝起兵阶段,秦家也财物支持,这也是文帝征辟他担任大司农的主要原因。
大司农掌管国家财政,从税收到官田和煮盐、冶铁和其它官营的手工业也都归大司农管理,权柄不可谓不大。
秦放的二弟也就是秦浩的二叔在颖川郡任职县令,秩俸六百旦也算是一方干吏,其余几位有做生意的,也有专门做学问的,各有各的发展,这也符合世家子弟的职业发展规划,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两天过后,秦放就宣布了一个消息,要让秦浩恢复学业了,作为秦家大房嫡子,秦浩身上肩负着家族兴衰的重任,秦放自然对他有严格的要求。
对此秦袁氏很是心疼,却也只能同意。
不过秦浩的表现有些出乎秦放的意料,由于汉朝没什么启蒙读物,像什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还没有出现。
汉朝蒙学阶段学的是【论语】,汉朝时期孔老夫子的地位其实不算太高,四书五经当中地位最高的是【春秋】,这也是关二爷喜欢夜读春秋的原因,为了显得自己有文化,逼格高,要是拿一本论语来读,那就太跌份了。
秦浩作为世家子弟蒙学比较早,【论语】自然是早就学过了,秦放就给秦浩出了一道题,来考校他这些天有没有懈怠学业。
秦放问:“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秦浩微微一笑,这对于他来说就太简单了,随口答道:“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与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
秦放眼珠一亮,又问:“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何解?”
秦浩澹澹回答:“子贡问孔夫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践行,孔夫子答:只有恕道!自己不愿意的事,断不可强加在别人身上。”
秦放十分满意的抚了抚胡须:“嗯,浩儿这些日子课业倒是精进不少,但也不可懈怠,还需勤加学习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