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殿试之说!”
韩玉的话,得到了唐解等人的认同。
一旁的宋睿道:“永宁……我们这几人中,也就你中贡士的可能性最高,却不知是否有机会能见证一下!”
纪宁笑了笑道:“诸位的才学都不错,在中进士这件事上,应该机会都是均等的吧!”
或许是纪宁说的话有些“不中听”,倒是那年老的孙茂绝耳朵很尖,居然听到了纪宁的话,但见孙茂绝站起身走过来,指着纪宁道:“这位后生,你出口可莫要太过于武断,年轻人,必须要有自己的见地,别随大流说话。像你说的,如果每个人中机会都均等,那还要科举考试作甚,直接找一群稚子来考,那科举考试不就乱了套?”
旁边一众人马上附和,而且有的人还带着义愤填膺,好像纪宁挑战了科举制度的秩序一样。
纪宁也没想到这群老学究居然会跑过来指责他的一句话,眼见这群人对他横加议论,他只是轻叹口气。纪宁心想:“这群人自己考不中进士,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总是从别人身上找,那是为何?如果他们只是会写诗词文章,那也远达不到进士的录取标准,进士是未来朝廷官员,在文章中必须要有灵活变通和自我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去追求辞藻华丽,他们继续这么坚持自己的风格,恐怕一辈子也中不了进士,只是他们自己不承认罢了!”
“多谢提点!”眼看这群人上来纠缠个没完,纪宁只能是先拱拱手,装作受教的模样,他现在更想知道外面报喜的人喊的是谁。
……
……
报喜仍旧在继续中,很快便到了一百五十名左右,楼上还是没有一人中选。
那些老学究,别看一个个都已经是老油条,而且声名在外,很多还是会元的热门人选,他们可以表面表现的很淡然,但在举手投足之间却能表现出急躁。
考了半辈子的科举,到现在还只是个举人,进士屡次不第,这让他们人生的目标仅仅是中进士,都已经到了偏执的状态,这种人说自己不在意结果,说出来也没人相信。
每有衙差从京兆府经过,无论是报喜的,还是回去复命的,他们都会过去看看。
终于到了一百四十三名,纪宁几人还在喝茶,突然听到报子奏报:“……金陵梅山县韩玉韩老爷,高中会试第一百四十三名贡士……”
一句话,就让韩玉近乎是从椅子上蹿起来的。
韩玉赶紧到窗口去仔细听了一下,外面的报子还没到茶楼门口,他赶紧招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