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大臣都看回杨遇这儿。
杨遇笑了笑道:“‘带盐’之事恐怕不宜大人们来做,而是大人们妻子子女来做更好。比如公主,如今为金州的花果茶‘带盐’,就做得十分有声有色。”
皇上点点头,此事他已有耳闻。
杨遇道:“再比如李大人和李夫人琴瑟和鸣,听闻大人还亲手为李夫人画眉,李夫人也可以为这些饰品‘带盐’,也是佳话一篇。这样一来,也不用太担心官商勾结的问题,灾银之急也能缓解。倘若是日后确实有什么弊端,只要及时打住并给与补偿也就无妨了。”
皇上想了想,觉得有几分可行。
卫晞也道:“若是真到了那天,香花姑娘可要成为‘带盐’的第一人了。”
祝涣之笑道:“没错,香花姑娘的出身和经历都与众不同,而且家里都是做生意的,据说很有头脑,她若是愿意出面的话,这就好办不少了。”
既然太子都开了口,便紧接着又有不少人附和,此事就先暂定下来,等皇上斟酌之后再说。
王嬷嬷见杨遇这几日食不知味的模样,笑道:“大人可是在思念姑娘?”
杨遇愣了一下,笑道:“不过一个月,也不至于太想念,我是在想南边灾情的事。”
王嬷嬷从袖子里拿出一封信来:“既然如此,老奴就不打扰大人了,这封信我送到里屋去。”
杨遇一看就知道是香花寄来的信,立刻起了身接过:“就不劳烦嬷嬷走一趟了,我看看就行了。”
王嬷嬷见他如此急切,只是笑。
香花在老家的惬意之情简直要透过文字扑到杨遇脸上来,什么小清山的水都更清甜,什么在小成山庄睡也睡得更香,还有什么可可爱爱的小香香小臭臭……
杨遇一边看,一边想象着香花说这些话的口吻,简直恨得牙痒痒——他在家里差点茶饭不思,她在那边如鱼得水?或许她已经乐不思蜀,通篇没提一句要回来的事。
他看完一遍,气得把信纸丢在桌上,自己生了一会儿闷气。过了一会儿他又过来拿起看了看,末尾写的“昨夜山上微雨,又冷回冬天,君勿忘加衣。有何想吃的,说予我一并带回。愿君一切安好”,短短数语却熨平了他的那点不愉快,杨遇拿起笔写回信。
“卿卿如晤。”
杨遇写了一句,想了想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虽然香花才在家里住了不到十天,但算上往来的路程,她已经是时候该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